|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他13岁上大学38岁猝死 母亲"恨不得他死掉"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1年11月9日,一位曾拥有“神童”称号的男人,因为压力过大而猝死,那一年,他才38岁。


回顾他的履历,简直犹如开挂。

4岁能认识上千字,8岁就上了初中,13岁考上双一流重点大学,17岁到中科院硕博连读。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神童,除了会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

而这可能也是他年纪轻轻就失去生命的间接原因。

原生家庭之痛

魏永康之所以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跟他母亲曾雪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从儿子1岁的时候曾雪梅就教儿子识文断字,魏永康也是争气,天生就有一个好脑子。



4岁的时候,在曾雪梅的调教下,魏永康已经认识上千个汉字了,甚至还能提笔写字。这让曾雪梅看到了希望,儿子或许能给她带来不一样荣耀。

就是这个想法,让魏永康对人生的认知,开始变得扭曲。

在孩子本应该玩耍锻炼社交能力的时候,母亲把他关在家里看书。

这让他从小就没有社交意识,在他的生命里,生活只是学习,窗外的世界与他完全没关系,他貌似也并不在乎。




这也为后面的各种悲剧埋下了伏笔。

魏永康8岁,曾雪梅托了好多关系,终于找到愿意招收儿子的重点初中。

寒假开学,老师问魏永康回家为什么没有完成读课外读物的作业。


魏永康回答说:“我妈说了,那些东西都没用,只有课本才对我有用。”

看出来了吗?我们都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像胚胎时期的“分化细胞”一样大有可为。但曾雪梅却只在白纸上写下大大的两个字——学习

这直接导致年纪尚小的魏永康,在内心深处认为,学习就是生命的全部。这就是原生家庭对“白纸”的影响。

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原生家庭里传递出来的东西,是会像刻刀一样,刻在孩子的“骨头”上,伴其一生。

比如有调查发现,如果父母在孩子尚小的时候,过度强调物质积累,那孩子在成年之后出现对金钱焦虑的概率,要比别人高出3.2倍。

在心理学上,这叫作原生家庭带来的“认知固化。”

因此,如果想让孩子有更丰富的灵魂,就要谨慎对待他们刚诞生的“白纸人生”。

上面不应该只有学习,还要有社交、道德等生而为人必须要有的东西,甚至还要添上缤纷的颜色。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27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