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美博弈: 南德意志報:合作終結 中美唱起"對台戲"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南德意志報》評論寫道,川普和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發言顯示,在氣候保護政策領域,中美合作已經終結。《法蘭克福匯報》評論認為,習近平提出的減排目標過於謹慎,錯失了主導全球氣候政策的良機。


《南德意志報》評論寫道,在本屆聯合國大會上,中美兩國領導人提出的氣候政策南轅北轍,形成了鮮明對比。這篇題為《偏偏是中國成了氣候保護的先鋒》的評論寫道:

習近平視頻講話中所宣布的內容,是其新氣候計劃的一部分。這也是中國首次就減少排放溫室氣體做出承諾。盡管減排力度仍差強人意,但這種表態本身就已經非常值得關注。因為這意味著,中美兩國在氣候保護政策方面或多或少的合作就此被劃上了句號。


過去近三十年以來,中美兩國在國際氣候政策領域一直扮演著主導角色。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時提出的理由是,相較於中國美國受到了不公待遇。此後直到華盛頓北京達成共識後,才為後續《巴黎氣候保護協定》的簽署鋪平了道路。當時,美國氣候談判代表、前國務卿克裡( John Kerry)曾多次同中方首席談判代表解振華一道宣布氣候保護目標。曾幾何時,這一‘中美軸心’曾是氣候保護政策取得進展的關鍵。而現如今,克裡和謝振華都已成了退休老人。



2013年,杭州附近一家熱電廠釋放出滾滾濃煙。(資料圖)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相當於歐洲、北美和南美三大洲的總和。


隨著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美國在氣候保護方面已經停滯不前,而中國則在單獨向前買進。於是乎,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竟搖身一變成了氣候保護政策的主導者。這也正是問題所在,因為北京的所作所為,並非出於信念,而完全是利益的驅使。從電動汽車,到太陽能電池板,再到電池儲能設備,中國發現綠色技術是一個潛力無窮的增長型市場。為了給中國贏得市場,習近平需要全球性的能源轉型。至於拯救氣候,充其量只是漂亮的辭藻而已。”

《南德意志報》評論指出,歐洲憑借自身的經濟和技術實力,本應在氣候保護政策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歐盟完全有能力要求中國在氣候保護方面加快步伐。在技術層面上,歐洲也在大部分領域做到了與時俱進。然而,歐盟各國卻因各自的氣候目標而爭吵不休,於是乎,本可以在這一領域大展宏圖的歐盟,卻眼睜睜地看著中國以一個溫和的減排目標主宰了國際氣候政策的舞台。如果把國際氣候政策的領導權拱手交給中國,那就不要驚訝於未來這一進程可能被隨時刹車。 ”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認為,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氣候保護本來是件好事,但承諾的減排目標過低,遠遠不能滿足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 攝氏度以內的要求,也因此錯失了在全球氣候政策領域扮演領袖角色的機會:

“事實上,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對全球氣候更為重要。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相當於歐洲、北美和南美三大洲的總和。中國的人均排放量也比歐盟高出約一半。而且,同西方國家不同的是,中國是在明知碳排會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下,建立起了這種有害氣候的經濟模式。在世界經濟和全球氣候保護議題中,今日的中國已經變得如此重要,以至於該國已不能再要求用與傳統工業國家不同的標准來評估其排放量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