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福利的陷阱:為什麼免費反而害了窮人?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多年來,一談到弱勢群體或窮人,不少人不假思索就說,要對窮人免費,免費食品,免費住處,免費醫療,免費教育……,似乎免費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可是,現實遠比想象殘酷,我們這裡先不談免費的資金誰來出,僅從窮人自身的角度來看:就算他們能得到免費的東西,也並不意味著公平,反而會失去最寶貴消費者主權。

消費者主權是作為市場主體,作為花錢的消費者才能享有的,有人可能會嗤之以鼻,花錢哪能與免費占便宜相比?但實際上,作為社會中最弱勢的群體,窮人往往沒有背景,沒有關系,沒有特權,他們真正能依靠的,就是手裡那點“花錢辦事”的權利。


哈耶克說過,金錢是最重要的自由工具之一,尤其對窮人來說更是如此。參見:哈耶克:金錢是最偉大的自由工具之一正是因為金錢能代表選擇權,哪怕只是一點點錢,也足以讓商家對他們笑臉相迎,把他們當作真正的主人。而一旦變成免費,他們的地位就徹底改變:從消費者變成被施舍的對象(我這裡不討論商家有時為了促銷的免單或免費,那針對的也是消費者或潛在的消費者,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給窮人發福利)。

免費讓窮人失去價值

如果一方是出錢的,意味著對另一方是有價值的,而且是最重要的經濟價值。如果免費,也就是拿不出東西來交換,對另一方則幾乎沒有價值(有時有情緒價值或宣傳價值),那就很難得到對方的重視。張口閉口要求對窮人免費的人,其實是認為窮人對他人是沒有價值的,這真是刻進了骨子裡的傲慢。

沒有交換價值,就不能提要求,講條件,基本上人家施舍給你什麼,你就只能接受什麼,不管對方是個人、企業還是政府。施惠者不依賴他們的滿意來生存,而是看預算、看指標、看批條。於是態度往往就是:“要就排隊,不要拉倒。”而如果是市場化的交換,哪怕是不到10元的拼好飯,你也可以對數量、質量、時效、口味、品牌等挑三揀四。

免費消滅了低價市場


掙錢的生意,大家都會搶著去做,免費的服務,沒有多少人會搶著幹,更不會有什麼卷上天的競爭。免費自然就會消滅競爭。消滅了競爭,除了前面說過的導致服務體驗差外,更重要的是,會消滅低價市場。如果窮人獲得的主要是免費服務,那企業家們就不會把窮人視為潛在的客戶,不會把低價商品和服務視為值得發掘的市場。相應地,就不會努力降低成本,努力創新,提供讓窮人也買得起也能滿意的低價商品。

有人說,免費能避免市場逐利,帶來真正平等的服務。但事實是競爭而不是免費,才是平等的保障。

設想一下,如果手機一開始就由政府“免費供給”,全國可能只有統一制式的“大哥大”,功能有限、更新緩慢,窮人即便拿到“免費機”,也無法享受現代通訊。現實中,正因為窮人也被視為潛在客戶,摩托羅拉、諾基亞、蘋果、小米、華為輪番拼殺,才讓手機從富人的奢侈品變成人人負擔得起的日用品。今天幾百塊錢就能買到流暢的智能機,遠勝出當年幾萬十幾萬的大哥大,這完全是市場競爭逼出來的結果。


如果飛機票由國家“免費供給”,航空公司根本沒有動力去發展大眾市場。窮人可能偶爾抽到一張“免費票”,更多時候是被排除在外。現實中,航空公司為了爭奪客戶,發展出低價航班、打折機票。靠著市場競爭,航空從“富人特權”變成了“尋常出行”。窮人並沒有靠“免費”上飛機,而是靠市場競爭讓機票越來越便宜。

醫療最能說明問題。很多福利國家實行“免費醫療”,結果是排長隊、等幾個月才能做一次檢查。醫生沒有動力改進效率,因為病人不是客戶,而只是“等候名單上的一個號碼”。表面上人人平等,實際上窮人得到的只是“排隊資格”,而不是及時治療。而在競爭更激烈的市場環境裡,大量診所、醫院不斷湧現。服務差的會被淘汰,醫生必須改進效率和體驗,才能吸引患者。哪怕窮人付的錢不多,他們仍然被當成有價值的顧客。

免費不能滿足多元需求

人的需求從來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層次、多樣化的。溫飽之外,人還會追求便利、尊嚴、見識和個性化選擇。但在“免費”體系裡,窮人被限制在最基本的生存層面,其他需求往往被直接壓制。

比如,貧困學生在獲得資助時,往往會附加嚴格條件,必須把錢用於學費、教材和生活費,而不能隨意消費。如果學生想把一部分資助用來旅游或買漂亮衣服,就會遭到質疑和道德譴責,乃至被取消資助。也就是說,貧困生雖然得到了幫助,但不能享有按照自己需求來安排生活的自由。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5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