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中產家庭出國留學 進入量力而行的時代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作者:凱斯,編輯:章魚,題圖來自:AI生成

國際學校,一直都是中產“破產三件套”裡的常客之一。為了讓自家的娃繞開應試教育“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激烈競爭,中產爸媽不惜花大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將孩子們送進國際學校。在家長的預設裡:


選擇國際學校是一種穩賺不賠的投資

孩子將在這裡習得一番所謂的“發展全面和全球化視野”,然後回國找到一份體面的精英工作。

這樣的認知流行了十多年,但最近幾年卻被“第一批回國的留學生(专题),月入8000”的個體感受狠狠沖擊。



互聯網流傳的海歸(专题)薪資表,可能並不完全准確,但卻被反復轉發。

念書念出一套房錢,回國一看月薪八千。

與重金求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毫無競爭優勢的薪資。

如此不均的“教育性價比”,讓中產爹媽批量對國際學校祛魅。

就在這個節骨眼,國內的各大國際學校,卻在今年紛紛宣布漲價——把本就高昂的學費門檻,又拉高了幾公分。


國際學校,正在“批量漲價”?

這一輪學費漲價潮,波及了北上深的大部分國際學校

各校的漲幅則是有高有低:

據稱全上海最燒錢的德威英國國際學校,其浦東、浦西校區的高年級(year12~year13)學費,就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加小一萬,來到了39.975萬元,基本已經邁入了“40萬俱樂部”。


北京的鼎石則是不論小初高,統一漲價一萬左右,再加上總計11萬多的寄宿費與餐費,讓該校高中家長一年在教育上的基礎開銷,輕輕松松就沖到了43萬元以上。

當然,並不是所有國際學校的學費都如此高昂,但像是去年學費5.2萬,今年直接就漲到7萬,去年家長要繳15.8萬,今年直接就改成繳18.4萬的學校也是一抓一大把。

最離譜的漲幅竟可以高達35%。

更令不少中產家長感到望而卻步的是:

國際學校的普遍性提價,實際上已經持續了好多年。

像某校就在其公示中明確申明:

“通常而言,學費平均每年會小額增長3%~5%以平衡學校在人事和運營方面的支出。”

難怪有寶媽就在社媒上感歎,說送娃去國際學校就是一條沒法回頭的路,家庭必須要不斷承擔成本的上浮。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