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加拿大的日本女孩兒們:認知啥的都不重要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天跟一個加拿大的醫學教授聊天,她說,在他們學校,有很多來自日本的年輕的小姑娘,她們都是來學習醫療護理等相關專業的,並希望將來申請到護士、護工等相關的工作。


教授說,她們的英文都不太好,她給這些日本女孩上課的時候,需要用非常簡單的口語,但涉及到醫學專用詞匯的時候,她會非常認真嚴肅的反復強調。

畢竟,將來跟病人打交道的時候,那些涉及到藥物、成分的內容,是至關重要的,不得有絲毫的馬虎。


同時,教授還說,她們真的很拼。



我聽到這裡,腦子裡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這些日本人,年齡不大,英語也不咋地,也沒怎麼闖蕩過社會,卻敢於通過後天的學習,去挑戰和從事海外專業領域的工作呢?

這些日本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呢?他們跟我們有哪些不同的認知呢?

我和妻子Kitty經常聊到日本,她說,日本是個島國,數百年以來,一直遭受地震、海嘯的摧殘,日本人在根子上就是要向外求生存的。

隨著近代文明的發展,日本韓國這種小國,逐步清醒的意識到,想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走出國門,放眼全球。韓國三星日本索尼等,雖然都是他們的國民品牌,面向的卻從來不只是國內用戶,而是全球用戶。


是不是日本人的“求生欲和生存欲”,導致了他們不得不走出去、不得不挑戰,後來又變成了,敢於走出去,敢於挑戰了呢?

還是說,因為日本人開放的簽證移民政策,讓她們知道了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信息,從而導致了認知差異呢?

教授一邊講,我一邊在想...




近幾年,我們經常聽到“認知差”這個詞。譬如,認知決定一個人的上限;人,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認知不夠,就只能在低維度上做重復的努力等等。

為什麼大家總要說提升認知呢?難道我們缺“認知”嗎?難道認知不足,就不能賺到大錢,就過不好日子嗎?

我們父母一輩的人,普遍而言,他們認知水平不比我們的更高吧?但我們多少人能把日子過得比他們更好呢?不難看出,認知似乎不是關鍵,認知不夠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人都會學習、都會經歷、都會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所謂的認知自然會提升。

這樣看來,過得好不好,似乎跟認知沒那麼大關系。其實,咱們每個人的認知水平都差不多,不需要天天想著怎麼提升,想著想著,認知沒怎麼提升,人都可能先搞抑郁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