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報告:中國新富人群將現金資產向金融投資轉移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與金融服務機構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9月18日聯合發布題為《2025年中國新富人群財富健康指數》的報告。該指數旨在動態追蹤這一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推動力的群體不斷變化的投資行為和財富健康。據悉,新富人群是指年收入在12.5萬元至100萬元之間、可投資資產在700萬元以下的人群。




報告顯示,在低利率環境下,新富人群開始尋求資產增值的新方式,將現金類資產份額向較高風險的金融投資轉移。2025年,雖然現金和定存在新富人群資產配置中的平均占比仍然過半,但這一比例首度降低,從去年的峰值下降近5個百分點至52.5%。同時,被視為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的占比也出現下降。相比而言,新富人群對基金的投資參與度增長最為顯著,持有基金的受訪者比例達42.6%,創五年來新高,且基金在新富人群投資組合中的平均占比也從去年的7.8%躍升至12.4%。此外,新富人群對於股票和海外投資的配置比例也略有提升。


在此背景下,以ETF為代表的指數化投資持續升溫。其中,使用過投資顧問服務和收入較高的受訪者投資ETF的比例顯著高於平均水平。高透明度、風險分散功能以及對於各種投資策略的高適配度是新富人群選擇ETF的最主要原因。

盡管主觀上仍希望尋求高回報的資產,但面對外部不確定性,新富人群的風險偏好卻不斷趨於保守。縱觀多年的調研數據,新富人群所能接受的最大投資虧損的平均值已連續三年下降。今年,有63.1%的受訪者表示不能接受10%以上的投資虧損,較去年增長13.2個百分點。

這種錯配在去年9月A股行情後首次開始金融投資的“新世代投資者”中更加突出。報告顯示,14.8%的新世代投資者期望獲得40%以上的年化收益,但高達78.5%的受訪者不能接受10%以上的投資虧損。


報告還顯示,已有近五成(48.6%)受訪者擁有養老規劃。其中,25—44歲青壯年群體以及月收入1.5萬—3萬元和3萬元以上的中、高收入群體的養老規劃實踐度提升最為顯著。今年,定期儲蓄首次落選新富人群補充養老的首要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購買養老保險。總體來看,擁有養老規劃,或是認為自己退休後每月所需支出較高的受訪者,依靠金融投資收益而非儲蓄補充養老的比例顯著提高。然而,新富人群在“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中的參與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僅39.7%受訪者已開設個金賬戶,較低的投資回報(31.8%)和稅收優惠不足(31.2%)是新富人群暫不開戶的主要原因。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今年的報告還特別關注了新富人群對AI賦能金融服務的態度與使用行為。調研結果顯示,中國新富人群對AI生成投資建議的信任度顯著高於海外市場,有近七成表示非常信任或比較信任。其中,投資風格越激進的受訪者對此信任度越高,而投資經驗超過15年的人群則明顯更青睞人工服務。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256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