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女兒在美留學6年:我發現最有價值的兩件事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位大學教授送女兒去美國加州讀本科,聊起留學的意義,他沒提學校排名,也沒說找工作的事,只說了句戳心的話:


“我在大學待了 30 年,最怕見年輕人二十歲就活成 60 歲 —— 眼神裡沒了好奇,凡事只想著‘按規矩來’。而美國讀書,剛好幫我女兒避開了這點。”

其實教育圈有個默認的現象:大學老師、教授們,往往最願意送孩子出國留學


不是他們崇洋,而是他們見多了國內校園的 “標准化成長”,更清楚:好的大學教育,不只是教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兩件事 ——

這也是美國讀書最有價值的地方:找到自己,獲得自由。

1

找到自己:

國內填志願時,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經歷:對著志願手冊,盯著 “就業率”“熱門程度” 和分數,選一個 “分數夠、大家都說好” 的專業。

至於自己喜不喜歡?很少有人敢多想。

美國的大學不一樣,它更像一盞 “探照燈”——

不催你趕緊定方向,反而給足空間,讓你在知識裡摸索,慢慢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這正是美國讀書在 “認清楚自己” 這件事上最有用的地方。

朋友家的孩子小林,剛去康奈爾時,讀的是爸媽推薦的數學專業 —— 畢竟 “數學好就業,以後能轉金融、計算機”。

第一學期,她抱著 “完成任務” 的心態選了門藝術史課,直到去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站在一幅印象派畫前,她突然忍不住哭了,後來在日記裡寫:“這種心動的感覺,做數學題時從來沒有過,像見到了另一個自己。”

就是這份喜歡,讓她敢去修雙專業。後來讀研時,她已經能獨立策劃小型展覽了。

還有匹茲堡大學的 Kathy,一開始讀經濟學只是 “隨大流”,直到課堂上的模擬投資實踐:她用學的知識幫哥哥炒股,一兩個月就賺了幾萬美金。


這讓她突然發現,自己對數字敏感,還特別享受 “在波動裡判斷方向” 的過程。

於是她果斷轉專業,專心學金融投資,現在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這種 “越探索越清楚自己要什麼” 的事,在美國校園裡很常見。

不是美國學生更幸運,而是美國上學的制度,本來就把 “幫學生找自己” 當目標:大一大二不用定專業,先學通識課;跨學院選課沒阻礙;轉專業、轉學流程透明;實習、交換機會也不限制興趣方向……

這些設計,其實是給了學生 “試錯的自由”—— 哪怕一開始選了 “大家眼裡的好專業”,發現不對也能改,不用被 “一步錯步步錯” 的焦慮困住,更不用按別人的劇本過四年,甚至過一輩子。

大學正是認清楚自己的黃金時間。美國讀書的價值就在這:不逼你 “按規矩來”,反而鼓勵你 “多試試”—— 選不同的課,做不同的實踐,多問自己 “我到底喜歡什麼”。


當你開始敢問 “為什麼我要考公”“為什麼大家都去投行”“為什麼穩定比喜歡更重要” 時,“找到自己” 就不再是空話,而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實在路。

2

獲得自由:美國讀書,

教你在規矩裡活得自在

“自由” 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國內很多學生的困惑是:要麼被管得太死,連周末去哪兒都要被問 “有沒有意義”;要麼突然沒人管了,反而不知道該幹嘛。

但在美國讀書的經歷,更像一個 “自由調節器”—— 既給你空間去闖,又教你別打擾別人。這份 “有規矩的自由”,也是美國讀書最珍貴的地方。

心靈自由:敢說 “我不喜歡”,不用看別人臉色

教授女兒出國前,是個特別在意別人眼光的姑娘:穿粉色衛衣怕同學說 “太張揚”;讀《簡・愛》覺得女主很擰巴,卻不敢說;明明社恐,還硬跟著同學去生日舞會。

做什麼都怕得罪人,上課發言更是怕說錯。

但去美國讀書後,這些擰巴慢慢都沒了。

美國校園裡,沒人會因為你選了 “不熱門的專業” 羨慕或鄙視你;也沒人會因為你 “不喜歡經典角色” 說你 “不懂文學”;更沒人會因為你 “想開咖啡店而不是進大廠” 笑你 “不切實際”。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大家正在圍觀
    周末大溫超市優惠搶先看 掃貨指南
    63歲丁克17年的梁朝偉,坦白在日本
    特斯拉起火無法逃生 三人慘死車內
    健康飲食攻略:哪些靠譜哪些別跟風
    "你們這樣玩死我" 於朦朧死前被吊
    我32歲,海歸碩士,現已流浪街頭(圖
    專注西安美食老店將在列市開新店
    凱特封神,梅拉尼婭像香蕉?英國宴
    原來陳道明未說謊 左小青已踏上新
    BC網紅章魚臨終告別催淚 粉絲不舍
      同類熱門新聞
    美國大學如何把普通青年變成殺人
      隨時閱讀新聞

    加西網微信

    大溫優惠小紅書

    溫哥華地產中心微信

    Android: 加西網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8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