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国人最喜欢的"大局观",究竟是怎么来的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出身商人的管仲为什么为难商人?真的是大公无私么?


各位好,前两天我写的文章中,提到了《管子》中的一段话:“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多余的钱财),隘(限制)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

我看到留言中有人说大开眼界,说没想到着名的贤相管仲还说过这样话呢?


这里要多说一句,《管子》和中国先秦时代大多数古书一样,的确是托管仲之名创作的,但到底原话是不是管仲说的,还是他的推崇者借他的名义总结,其实谁也不知道。



但甭管“利出一孔”这话是不是管仲说的,现实中的管仲的确开启了古代中国“利出一孔”的首次尝试。

他教齐桓公不用在税收上下功夫,“官山海足矣”——说的简单点,就是国家垄断冶铁和煮盐这两个当时最为重要、最为必须、也获利最为巨大的行业,开启了其后两千多年中国官营盐铁产业的先河。

管仲的这个“利出一孔”,给后世王朝提供了一个思路,之后中国的历朝历代,官营行业的名单越来越扩展,酿酒、瓷器、丝绸等等等等,只要一个行当逐渐成熟并有利可图,朝廷就立刻敏锐的跟进,将其纳入官营,不仅做到了利出一孔,也使得古代中国民间资本始终没有发展到欧洲那种足够由民间支撑大航海时代远洋贸易和探险的规模。

所以,这个过分早熟而厉害的手段,就像《三体》中的智子一样,锁死了古代中国向工商业文明发展、最终爆发科技和工业革命的路径。

这个主意领先全世界领先到什么程度呢?十月革命之后,新生苏俄由于经济频临崩溃,列宁被迫执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农民耕种自留地,企业主重新创设私营商铺和工厂,当时俄布内部也存在争论,担心资产阶级借机复辟,列宁说没关系,“只要我们掌握经济制高点就可以了”——列宁说的这个经济制高点,其实就是管仲所谓“官山海”的意思。


只不过,时松时紧、搞来搞去经济开放程度始终没突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苏联后来经济也是一塌糊涂。这从一个侧面其实证明了“利出一孔”“官山海”或者“占领经济制高点”这些思路,其本质上都是一种战时经济的特殊体质——如兴奋剂一样,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和调动一个国家的空前力量,但从长期看,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上升是起毒害作用的。

事实上,你去看到管仲和齐桓公问对中的很多思想,会发现管仲的很多治术,本质上都带有“战时经济”甚至军国主义经济体系的思想,他的“寓兵于民”政策非常接近于近代普鲁士所打造的军国主义体系,这就难怪为什么后世人们总结法家思想的渊薮,会最终总结到管仲那里去,把他奉为法家思想的鼻祖了——管仲虽然没出那些连坐、保甲、疲民、弱民、愚民、辱民的馊主意,但他是第一个只站在对君王有利、且超级短视的角度,主张给国家“嗑药”上强度的人。

然而,我每每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别扭的感觉——管仲这个人,你说他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呢?

你说他愚蠢吧,列宁两千多年后想出来的招,他当年就能想到了。货真价实的“领先西方两千多年(当然俄罗斯严格意义上说不算西方)。”

但你说他聪明吧,管仲的出身不是统治阶层,恰恰相反,他自己就是商人,一个商人获准给君王提意见,开口居然是要掠夺民众多余的钱财、堵塞民众赚钱的路径,要官山海、要让天下利出一孔,到头来让商人的生意都没得做,你说这商人是不是疯了?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