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驚人代價!拿現金少報稅?有人因$7712失公民身份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華人社區,“拿現金、少報稅”幾乎是公開的秘密。有人覺得金額不大、習慣成風;有人甚至認為,只要過了入籍關,就能高枕無憂。然而,近期美國司法部(DOJ)的一系列動作,正在打破這種僥幸心理。




今年三月,美國媒體曝光了一個罕見案例:休斯頓一名 60 多歲的會計師 Vanessa Ben,在 2017–2018 年通過移民面試順利入籍。當時她被問及是否曾經犯罪,她回答“沒有”,很快獲得了公民身份。

但僅僅一年後,她因在入籍前提交過一份虛假的納稅申報表被調查:她少報收入,騙取了7,712 美元退稅。雖然她認罪、補繳罰款並服刑 12 個月,司法部仍在今年向法院請求撤銷她的公民身份。

要知道,這類“輕微稅務欺詐”過去極少成為“取消國籍”的理由,但 DOJ 的態度正在悄然轉向。




Bloomberg Law報道指出,DOJ 的民事部在近期指令中,將撤銷未經合法取得或申請中“隱瞞實質信息”的入籍行為作為優先層級之一,明確包括稅務欺詐。即使是入籍後發生、未被控的輕微虛假行為,也可能被作為撤籍依據。


IMI Daily 也強調,這代表了與最高法院曾提醒的“公民層級分化”趨勢相悖——土生美國人犯稅被罰,而自然化公民一崗失足則面臨撤籍風險。

華盛頓郵報記者指出,司法部已發布內部備忘錄,要求民事部門優先推進若幹撤籍案件。DOJ 公民身份撤銷程序在打擊恐怖、暴力犯罪之外,如今清晰添加了金融、醫保、稅務欺詐等領域。

紐約郵報》進一步指出,當局的首例撤籍行動即涉及一名英國出生的美國退伍軍人 Elliott Duke,因為他未披露自己涉及兒童色情犯罪,被迅速撤銷公民權。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