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露营热背后:那些被忽视的致命风险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原标题:致命露营背后,被忽视的风险




8月17日,搜救现场。网络截图


齐膝深的黄褐色洪水中,搜救人员用金属探测仪对水下区域进行系统排查。河道旁,多台挖掘机的铲斗深入地面挖掘,机身周围散落着新翻出的泥块。负责地面排查的救援人员或分散站立观察,或弯腰仔细检查地面裂痕和散落的车辆残片。

这场搜救持续了近一周。

8月16日晚10时许,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东乌盖沟上游突发山洪,13名野外露营人员被冲走。8月22日,最后一名失联人员的遗体被找到。此次山洪共造成12人遇难,1人获救。

一次露营导致的悲剧背后,哪些风险被忽视了?

致命的露营

微风是当地一位户外越野穿越领队。他告诉澎湃新闻,他去过事发地乌盖沟棺材山附近。那边有两块大的岩石,看着像棺材,因此得名。

有消防救援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事发地不是正规营地,经排查,在棺材山北部约3公里的河滩上发现了露营痕迹,位于山谷地带。


微风说,事发地离国道G242很近,过去比较方便,不开越野车也可以自驾抵达。那里山体是红色的、很漂亮,河槽里常年流着小溪流。平时周末天气好的时候,会有大人领着孩子去野餐。小朋友在那玩水,水深到脚踝。因为河道很宽,溪水很浅,河道底下都是沙子,小孩会脱了鞋玩。

“对本地人来说,那是一个大家休闲的地方。”他说,当地人口口相传,或通过网络了解到“棺材山”处有山有水,夏天山里凉快,从而前来。

2020年,巴彦淖尔市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掌上巴彦淖尔”曾有文章标题为《假期最后一天,探秘“棺材山”、邂逅红驼队…242沿线游玩攻略收好不谢!》

目前该文章已被发布者删除。搜狐账号“前旗微卓然”发布的同题文章提到,“在位于242公路128公里处,有一处‘棺材山’景观不得不看。这里的两座山因形似棺材而被当地牧民唤作‘棺材山’。”


文章还提到,“记者去踩线时看到,‘棺材山’下有山泉流出,泉水清澈见底、叮咚作响。山脚下还有沙地,要是有带帐篷出行的游客,非常适合在山脚下的干燥沙地上安营扎寨,既有阴凉歇脚又一点儿不会潮湿。”

微风说,那里平时不危险,“但棺材山所属的阴山山脉,下暴雨容易形成山洪,因为阴山是石头山,山上没有土,无法保存水。下暴雨时,水会从山里汇集到河道里,形成很大的山洪。”

8月16日晚的那场山洪,从东乌盖沟上游倾泻而下。

“巴彦淖尔市水利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曾介绍,东乌盖沟全长约57公里,流域面积456平方公里。该区域属于山区,地形复杂,土质以山地棕钙土、风化粗骨土为主,植被覆盖率较低,夏季降雨易引发山洪。东乌盖沟曾于1975年8月6日发生大洪水,调查洪峰流量1350立方米/秒。

微风印象里,事发地有暴雨就会有洪水,“即使河道这边没有下雨,在(上游)很远的地方下了雨,洪水也会流下来。”他记得,当天有天气预报说有强对流天气,有降雨。在事发地附近,若有降雨,会有多条沟发山洪。

王宇家在事发地附近,他告诉澎湃新闻,“(事发地)的河槽里面最危险,下大雨,山里面的水汇到一块,直接冲下来。那洪水里面,树枝、石头啥都有。”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