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北京: 大学生"倒贴一万块"到北京实习(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一年前,付新雨考入东北某“985”高校法学专业,大一暑假,他就去了北京一家基层法院实习。


实习没有薪酬,除了免费午饭,其他都要付新雨自己花钱。“还没细算,反正暑假倒贴1万元出头,等于一学期生活费。”付新雨说,光租房的花销,一个月就近3000元。

同是在北京“贴钱”实习,社科类硕士生黄秀英也是从外地去北京实习,每周去一次公司,来回要6小时,往返交通费近200元,一个月下来接近800元。


如此持续4个月后,她咬咬牙在北京北五环租了一间房。房租水电加平日里吃穿用度,每月约4000元。

在“提前实习”“多段实习”被视为求职加分项的今天,这样的经历已经普遍。就业竞争激烈、同辈压力加剧,让越来越多大学生把实习当作“提前投资”。

2024年猎聘的调研数据显示,“相关实习经历或社会实践”成为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的首要因素。成本和压力,压在了在校学生身上。

没有报酬,甚至要自掏腰包,为实习“贴钱”,正在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现实处境。

在这种“倒贴式”实习现象中,大学生在课堂和实习岗位之间奔波,在论文与考各类资格证之间分身,学生既是“员工”,又是“学徒”,他们不得不承受经济、精力与学业的三重压力。

而值得考虑的问题是,这样的投入究竟能换来多少回报?

遥远的实习机会

下午2时要到实习单位开会。


想到这里,黄秀英早上8时从床上爬起来,准备开会文件,收拾好要带的东西,锁好房门,开始长达3小时的单程通勤之路。

从她的住处到北京,她要先坐1小时地铁到高铁站,再搭半小时高铁,下车挤进地铁人流,再过1小时,出地铁站后走路到实习单位,总计花费3小时。

有时坐地铁赶不上高铁,黄秀英就花30元左右打车。到高铁站吃点东西,又再花掉20多元。一张高铁票50元左右。如果在北京有连续性的工作事务,黄秀英会就近找青年旅社住一晚,花60元,第二天再坐高铁回去。

粗算下来,每周往返一趟北京,交通费加偶尔的住宿,每月不超过1000元,在她3000元生活费覆盖范围内。




早在读硕士前,黄秀英就对自己要去哪些专业单位实习,有着清晰的规划。今年1月份,一个行业内的头部单位向她抛出橄榄枝,即使相隔130多公里,她也不想放过这次机会。

不过,2025年的春季学期,黄秀英每周要上10节课,她不得不留在学校。因此,她需要持续4个月往返北京实习。

5月份,学校剩下课程不多,黄秀英搬到了北京五环生活,租了个单间。学校与实习单位的优先级,颠倒过来。上课的日子她再回学校,其余时间就在北京实习,好处是,上班的通勤时间缩短到一小时内。

但来北京租房,是笔不小的开支。为了控制开销,黄秀英自己做饭,加上房租、水电,一个月花费不超过5000元。这笔支出,她靠父母给的生活费和兼职收入,刚好可以覆盖。

尽管这是“穷开心”的生活,黄秀英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护理专业大四学生许雅芝,也选择离开南方的高校,到北京一家知名医院实习。她所在高校与北京这家医院有合作,冲着医院响亮的名头,许雅芝和同级的几名学生都决定舍近求远,到北京完成实习。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