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拯救濒临灭绝的长江江豚 中国科学家正在努力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科学家正努力拯救长江中濒临灭绝的一种大型动物,该地区全面禁止捕鱼的政策正在帮助他们。


在位于武汉、距离长江河岸仅5公里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内,已灭绝的白鱀豚和白鲟的保存标本静静地陈列在玻璃柜中。

“牠们已经灭绝了,我们现在要拯救长江江豚,”王熙博士对BBC表示,“牠已成为这里最重要的动物了。”


2002年,最后一只已知的白鱀豚死亡,距离研究所开始照料牠已经过了22年。一年后,最后一只已知的白鲟——一种可长达三米以上的辐鳍鱼——被渔民意外捕获,尽管被安装了超声波追踪器并放生,却从此消失。

现在的目标是阻止这种无鳍的长江江豚重蹈覆辙,目前估计野外仅剩约1,200只。

“牠是长江中唯一剩下的顶级掠食者。”王熙解释道。“牠们非常稀有,其数量亦反映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最后一只白鱀豚于2002年死去,仅存的样本保存在博物馆中。

全面禁止捕鱼的构想最早由中国科学院的曹文宣教授于2006年提出,但直到其他科学家施加更多压力后,这项为期十年的禁令才终于在近五年前全面实施。

这项禁令由警方执行,违者可能面临监禁,范围涵盖整条长江及其周边湖泊与支流。禁令造成了极大冲击,使22万名渔民失业。


尽管如此,鼠海豚家族中最古老分支的长江江豚至今仍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BBC在研究所看到的江豚目前被圈养,供中国科学院研究。人们可以从水面上方或下方观察牠们,只需沿着深水池旁的楼梯走下去,就能抵达观察区。

科学家表示,江豚在有人陪伴时会变得兴奋,而牠们的行为也确实像是在表演:快速穿梭于水中,贴近玻璃游动,仿佛在向另一侧的人展示自己。牠们游过时,似乎还会露出一抹调皮的微笑。


在野外,牠们仍然能够生存在其他物种无法生存的地方。

2006年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建设虽未直接影响江豚,因为牠们不需要逆流而上产卵,但却影响了牠们所吃的鱼类。



长江江豚是鼠海豚家族中最古老的分支。

对于其他大型水生动物如白鲟或中华鲟,大坝的建设则是灾难性的。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专门研究鼠海豚等鲸类动物的王丁,将一生奉献于维护长江的生态健康。他既能看到大坝带来的好处,也清楚其负面影响——并回忆起过去的情景。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