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成龙: 71岁成龙工作排期到2035年 62李连杰安排身后事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71岁的成龙,依旧是片场里的“拼命三郎”。


他的新片《捕风追影》上映,首周末就拿下2.2亿票房,豆瓣评分高达8.1分,成为近十年来口碑最好的作品之一。

采访里,他头发染黑,眼神依旧有光,谈起“成家班”滔滔不绝。他说,200多个兄弟姐妹全靠他养活,只要他不停工,他们就有饭吃,所以哪怕身上满是伤痕,也要接戏到2035年。


另一边,62岁的李连杰刚从病床上走出来,调侃手术是“返厂维修”。

虽然晒了一碗刀削面告诉大家自己“没事了”,但他早早和妻子利智交代过身后事:不立碑、不办丧事,树葬海葬皆可。

一个用拼命延长传奇,一个用淡然接受告别,这种反差让人唏嘘:明明都是功夫皇帝,为何晚年的差距如此之大?



01

其实回头看,李连杰并不是不辉煌。

90年代,他几乎统治了整个武侠片市场。

《黄飞鸿》里一招一式行云流水,《方世玉》里的少年意气飞扬,《精武英雄》中那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至今让人热血澎湃。

1993年,他一口气拍了六部电影,全亚洲票房高达7.2亿港元,占到香港全年票房的一半。他是真正的票房之王。

然而,在银幕之外,他却常常活得憋屈。

因为是大陆人,他始终背着“外来者”的身份,在香港片场抬不起头。


明明是主角,片酬却比配角还低;甚至因为利益纠纷,他的经纪人还遭遇刺杀。

那时的李连杰,荧幕里是大侠,现实中却只能依附向华强,靠大佬庇护才能活下去。这是他的局限,也是他的无奈。

成龙走的路完全不同。他没有把自己局限在黄飞鸿、陈真这些传统角色里,而是果断转型,拍现代警匪片。

《警察故事》《A计划》让他在香港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他凭借“杂耍功夫+喜剧动作”的套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类型片。

成龙的拼命更是出了名:从钟楼摔下断了颈椎、从摩天大楼滑落烫伤双手、脚踝打着石膏照样上阵。别人怕死,他怕观众失望。


比起李连杰的孤军奋战,成龙还有一张更大的底牌——成家班。

几十年来,他带着几百号兄弟,从跑龙套到征战好莱坞,如今八支小队分布全球剧组,甚至在漫威电影里都有他们的身影。

李连杰有天赋,但只代表自己;成龙靠团队,把个人变成产业。

02

1997年是两人命运真正分叉的节点。

那一年,李连杰最后一次演黄飞鸿,在《西域雄狮》里依旧是大侠出关,拳脚无敌;而成龙在《一个好人》里,却第一次演了一个普通小人物,用拳脚和笑料打进观众心里。

结果一目了然,李连杰拿到当年香港票房第三,成龙稳居第一。一个守着传统武侠,一个拥抱现实生活。

也是从这一年起,成龙正式走上国际,靠着《尖峰时刻》系列成为全球功夫名片。

李连杰虽然也去过好莱坞,《致命武器4》《罗密欧必须死》让人眼前一亮,《龙之吻》更被影迷奉为经典,但可惜,他始终没能遇到像成龙那样的现象级系列,热度维持不住,很快就退了下去。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5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