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哈佛: 震動學界!前眾議員:讓哈佛的中國留學生回家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8 月 20 日,《華爾街日報》刊登美國前威斯康星州聯邦眾議員、現任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邁克·蓋拉格(Mike Gallagher)的評論文章。他在文中直言,美國應當大幅減少中國學生在本國頂尖高校,特別是在科技和人工智能等敏感領域的就讀比例。這一觀點一提出,立即在美國教育和政策圈內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長期以來,美國高等教育體系被認為是“美國例外主義”的象征,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名校更是其中的翹楚。然而,蓋拉格批評稱,部分高校在追求國際化和經濟利益時,逐漸過度依賴國際學生的學費收入。以哈佛為例,大約三成學生為國際生,而在哥倫比亞大學,這一比例更高達四成。與此同時,美國政府每年向這些高校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補助與稅收優惠,本土學生錄取比例卻並未同步增加。


蓋拉格認為,高校在維持國際化聲譽的同時,應優先考慮美國本國及盟國學生的教育機會,否則容易形成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文章中特別點名科技與人工智能領域。近年來,美國吸引了大量中國學生赴美攻讀 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學科。據統計,2022 年,美國授予的理工科博士學位中,近 40% 由中國留學生獲得。在人工智能實驗室和頂尖研究機構中,中國學者和學生也占有顯著比例。

支持蓋拉格觀點的人士擔憂,這種高度依賴可能會在未來的技術競爭中對美國不利,呼吁通過政策手段加以限制。他們強調,科研前沿關系到經濟與安全競爭,不應讓其它國家在關鍵領域掌握過多人才儲備。


蓋拉格在評論中提出,如果要改變現狀,白宮並不需要與大學展開冗長談判,因為學生簽證發放屬於行政部門的權限。他建議政府通過限制簽證的方式,逐步減少來自特定國家的學生在敏感領域的數量,從而實現所謂“風險平衡”。

這一觀點引發了廣泛討論。


支持者認為,美國在維護自身教育資源和科技優勢時,確實需要重新評估國際學生比例,特別是在 AI、量子科學等具有戰略意義的學科。

反對者則指出,美國高校之所以保持全球領先,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開放和多元化,過度限制國際學生不僅會削弱學校的國際影響力,也可能損害學術自由與科研合作。

部分教育專家還提醒,國際學生的學費是許多高校的重要收入來源,用來支持獎學金和科研項目。一旦人數驟減,反而可能影響美國本土學生的受益。

根據美國教育部門數據,2023 年共有約 11 萬名國際學生進入美國,其中 25% 來自中國。這一群體長期是美國最大留學生來源國之一。與此同時,美國頂尖大學也因激烈的招生競爭和財政壓力,不得不在國際化和本土教育之間尋找平衡。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4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