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21天5次发射,中国星网为什么这么急?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1天,5次发射,中国5组互联网卫星接连升空,这样急迫的节奏是空前的,放在过去很难想象。


为什么要这么急?答案只有一个:中国星网在和时间赛跑。




星网火箭四剑客中的长征六号,固液捆绑中型火箭,一箭五星。央视新闻

国际电联之所以设下“倒计时”,是因为低轨频谱和轨道资源有限,不能让谁先报了名就无限期占着位子,于是有了硬性的部署节点:立项7年内至少要有一颗卫星入轨,到第9年时要完成总规模的10%,12年一半,14年全部到位。对中国星网来说,这份计划书里填报的是上万颗卫星,换算下来,2029年至少要有约1300颗卫星在轨,2032年要累计约6500颗,而从那以后仅仅两年时间,就要再发6500颗左右,到2034年把约1.3万颗全部部署到位。

所以我们看到,不同型号的火箭轮番上阵,文昌、太原、酒泉频繁响起点火声。卫星不再是零星试验,而是批量出厂、成组入轨,地面系统同步展开调试。整个链条开始提速,我们已经开始小步快跑,为冲刺作好准备,这是一个明显的拐点。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一次性的密集发射容易,难的是把这种节奏固化为常态。倒计时不会因为任何犹豫而停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小步快跑,把节奏跑顺,把规模堆起来,让“快”成为一种能力。




国际电联对于大型星座有时间节点的要求,从T0算起,分别得在7、9、12、14年达到相应的节点,注意其节点对于产能和发射频次的要求是加速度,而不是匀速。越到后面压力越大。


倒计时不是只对中国生效

倒计时不是只对中国生效,而是对所有星座统一执行。国际电联的规则设计,其本意是防止有人“圈地不种地”——先把频谱和轨道资源占住,却迟迟不部署。7年1颗、9年10%、12年50%、14年100%,这四个时间节点就像一个个门槛,跨不过去,项目就可能被削减甚至中止。

在这条赛道上,星链是跑得最快的那一个。马斯克的打法很简单粗暴:不是按最低要求来,而是大规模超额部署。几千颗卫星一口气送上去,既锁定了频谱,也把商业服务迅速铺开。今天的星链不仅在全球有广泛用户,还在战场环境中展现出了通信保障能力。它不是勉强达标,而是作为一个“优等生”提前交卷,这让同班同学倍感“压力山大”。星链的超前让规则变成了一种更残酷的现实——如果中国不能展现出持续加速的态势,就可能在频谱竞争里失去主动权。

无独有偶,国际电联打响发令枪后,和中国星网一起拼命奔跑的还有亚马逊的柯伊伯。这是一个计划部署3200颗卫星的庞大星座,时间表同样紧迫。为了追赶进度,柯伊伯在今年四月开始批量发射,目前已经有100多颗卫星进入轨道。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