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不要向孩子诉苦,那是他不能承受之重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很害怕妈妈哭泣?


我想大概每个人都会害怕,如果一个母亲,声泪俱下的向孩子哭诉自己的生活有多痛苦,孩子的爸爸有多么不负责任,痛斥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而自己为了孩子不得不忍受,自己受了多么大的委屈!然后告诉孩子:你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妈妈就熬出头了、就幸福了。尤其是当这种诉苦持续发生的时候,这对任何一个儿童来说,都是一件极其糟糕的事情。

角色倒置:父母本应是孩子的依靠,是孩子负面情绪的容器,是遮风挡雨的天。但如果父母不能自我负责,将孩子作为是自己情绪的垃圾桶,孩子不得已被迫承担本不属于他们的责任。从而产生一种逾越现实边界的自恋幻想:认为年幼的自己应该也必须为母亲的幸福负责。


孩子对母亲的爱与认同是天生的,面对一个哭到破碎的母亲,他们都会感到害怕和不安,同时还会夹杂着心疼、内疚,诉苦,感到自己是家庭问题的根源,陷入不能解救母亲的深深的无力感还有愤怒之中。

如果这种事情日复一日的重复,这种复杂又不稳定的感情体验就会不断的重复,从此敏感自卑焦虑暴躁的种子就会被种下。

害怕会形成焦虑和不安,孩子内心的安全依恋关系开始瓦解,心里好像住了个定时炸弹,长期处于警觉状态,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

内疚会形成深深的自我攻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耗,不断的怀疑自己,把一切问题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的存在就是母亲不幸的来源,怀疑生命存在的意义,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儿童的自杀。

莫名的愤怒会指向敌人,一般来说也就是父亲,从此不是以孩子的身份面对父亲,而是站在妻子的角度与妈妈一起攻击父亲,造成家庭关系的错位,无法从父爱中得到滋养和成长,也会直接导致不婚想法的产生。

还有一部分愤怒隐秘的指向母亲,儿童会痛恨母亲为什么让自己承担这些事情?但是母亲展现出来的脆弱让这一部分恨意无法表达从而再次转向自我攻击:妈妈都这样了我还恨她,我真不孝顺。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爱与伤害往往是并存的,所以现在很多人说重新养育自己,就是儿童时期的伤害长大了自己再缝缝补补。

在母亲的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看起来似乎更容易理解和同情他人,但是却容易在关系中无法分清边界,无法判断哪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哪些事自己控制不了的,总是妄图做一些事情来感动和控制对方,长期忽略自己的感受,所以也更容易歇斯底里的愤怒。

自古至今女性的处境都不容易,成长过程不容易,成为母亲后担子更是沉重,但是护犊之情总是感人肺腑。希望我们都能像成年人一样处理情绪,而不是在孩子面前歇斯底里的哭泣。尤其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复说父亲的坏话,给孩子一个体验父爱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去链接,而不是被迫成为夫妻感情纠纷的审判官。


当情绪来临时,记住:虽然你讨厌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但是你爱你的孩子啊!



什么样的人是真正有力量的?

是我面对不如意的现实,内心很痛苦,但我决定为我的痛苦负责,无论此刻我多么百爪挠心,也不去向任何人发泄,我就看看这股难受的力量能把我弄死吗?是我存活下来,还是这股业力惯性存活下来?

当你看到痛苦要往下一代轮回的时候,你有没有勇气决定,所有的苦难,且让我承担,且于我终结?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7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