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都在跑!中國7月資本外流創歷史新高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彭博社8月18日報道,受新的市場自由化措施推動,中國內地投資者大舉買入香港資產,中國7月的資本外流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數據,上個月,中國國內銀行代客戶向境外淨匯出資金583億美元,用於證券投資。這是自201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月資金外流。

報導指出,中國資本外流加劇的部分原因在於內地投資者今年大舉買入香港股票,以及7月“南向債券通”項目的擴容,允許更多境外債務投資。與此同時,外國基金繼續減持中國債券,可能是因為與風險資產和其他全球投資品種相比,中國債券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預計北京今年將容忍一定程度的資本外流,利用美元走弱的環境逐步放開資本賬戶。

今年6月,中國監管機構一年多來首次提高獲批投資者可配置海外資產的資金額度。

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7月份,境內投資者通過“南向債券通”購買126億元人民幣(約合18億美元)的海外債券,創下今年以來的最高月度投資額。

此前,香港金融管理局於7月初宣布,將擴大包括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和財富管理公司在內的中資非銀行金融機構使用該渠道。


荷蘭國際集團(ING Bank NV)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Lynn Son表示,由於“國內投資者在風險偏好改善的情況下重新考慮其投資組合”,今年通過核准渠道進行的對外投資可能會繼續增長。

他表示,盡管資金外流最初似乎會給人民幣帶來壓力,但由於預期美國將降息且中美利差收窄,實際風險可能得到控制。




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7月份,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市場持有的中國債券減少約3000億元人民幣,降至2024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彭博社指出,這一下降表明,受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以及中國政府抗擊通貨緊縮措施的影響,海外資金加入了更廣泛的債券拋售浪潮。



圖像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Chen Yifan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