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開日料店的中國人,氣壞了日本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16年,日本農林水產省(MAFF)頒布了《海外日本料理烹飪技能認證指南》,主要目的是攆走華人。


不少華人日料店打著東京、櫻花、北海道的名號,造出了宮保雞丁壽司、郫縣豆瓣三文魚等新式名菜,不僅顛覆了國際友人對正宗日料的理解,也奪走了大量本國人的生意,忍無可忍的日本人最終搬出了這項“廚師認證”。

這門考試分金、銀、銅三個等級,金牌廚師要求最高,烹飪技法是其次,重在學習禮儀舉止、傳播飲食文化,銅牌門檻最低,掌握各種設備的使用方法,做到預防食物中毒就行。


其本意是讓華人廚師知難而退,但直到去年9月,全球金牌廚師只有23個,大部份是老外。

日本人對華人經年累月的窮追猛打中,他們或許忽視了一個問題:一撥人搶走另一波人的飯碗,尚且可以歸功於運氣,但如果舉國的飯碗都不保,問題一定出在自己身上。

日料被中國人做大做強,這鍋還得日本背。

大自然的搬運工

中國日料店的三文魚未必是日本空運,但日本日料店的三文魚,大概率是挪威空運的。

上世紀80年代,挪威水產養殖技術進步太快,走在了人民群眾購買力的前面,出現三文魚產能過剩。為了解決內需市場容量有限問題,漁業部長Thor Listau在1986年帶頭解放思想,定制了一個“日本計劃(Project Japan)”,目的是勸日本人吃三文魚。




相比日本本土的太平洋鮭,挪威的大西洋鮭脂肪含量高,非常適合生吃。但日本人也不傻,也會擔心寄生蟲問題。此後10年間,挪威官方投入了3000萬克朗預算打廣告,強調挪威的海水多幹淨,消除日本人的寄生蟲恐懼。

直到1995年,挪威成功打入日本食品公司日冷(Nichirei Corporation)內部,後者是日本老牌國企,憑借強大的經銷網絡,將便宜的挪威三文魚迅速推向了日本消費市場。

1980年到2000年,挪威對日的三文魚出口從2噸迅速增長到45000噸。換句話說,日本人大規模食用三文魚的歷史,理論上不超過30年。

1991年,以一己之力改變全球三文魚命運的Thor Listau(利斯托,已故挪威漁業部長)退出政壇,走進旋轉門,成為了挪威水產公司Cermaq的董事。後者是挪威最大的三文魚養殖企業,年銷量19.3萬噸。


和三文魚一樣,日本餐廳裡常見的傳統美食,幾乎都是“洋務運動”的產物。日式奄列源自法國的蛋包飯,天婦羅來自葡萄牙天津飯也是從廣東菜“芙蓉蟹”裡借鑒了思路。

但凡事靠舶來,難題也來了:原料從哪裡來?

三文魚原名大西洋鮭,專挑4-12℃的淡水或1%鹽度的冷海水長,日本只有北海道秋天會出產小量邊緣品種犬鮭(秋鮭),年產能2噸,差不多是挪威的1/60。

另一個傳統美食鰻魚,也是日本國產替代進展緩慢的品種。野生鰻魚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水域,基本與日本海絕緣。

工業化養殖普及後,鰻魚不出意外被中國人拿下,目前中國鰻魚養殖量超過15萬噸,占全球總產能70%以上。2024年,日本境內70%的鰻魚供應來自中國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