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川普接手"爛攤子" 尋求與中國"共治"世界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羅慶生:川普復興美國 台灣成為絆腳石?


美國總統川普的全球關稅基本底定。 這場關稅大戰除中國還能反擊,迫使川普談判停火外,其他各國都只能默默接受,包括經貿大國的歐盟日本。 各國甚至發言都小心謹慎,以免觸怒川普而調升關稅稅率。

美國人民的觀點,川普能迫使各國開放市場,並大舉投資美國,而美國還能征收各國的進口關稅,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美國人崇拜英雄,我們觀察到川普在美國國內的威望已經升高。 之前不斷的示威游行在6月14日“無王抗議”(No Kings Protests)後基本停息,與川普決裂的馬斯克原本要成立挑戰川普的“美國黨”,也沒了下文。


即便金融市場,也表現出對川普關稅政策的肯定。 相較5月的弱勢,美元已經轉強,美國股市也擺脫4月的恐慌再創新高。 雖然經濟學家質疑川普關稅將造成通貨膨脹,但美國7月物價依舊平穩,第二季GDP甚至還超出預期,成長3%。

從這些面向看,川普贏了關稅戰。 他重新制定了對美國有利的全球貿易規則,不僅有效統治美國,還統治全世界。 川普揮舞關稅大刀,正如金庸小說中的形容: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無論喜不喜歡,都要理解這世界和以前不一樣了。

關稅與經濟是低階政治,和高階政治的軍事與外交不同。 但低階政治受高階政治指導,卻也影響高階政治的決策。 本文從這角度剖析川普的關稅戰,厘清川普意圖並分析對國際政治的影響。 川普決策常被認為具“不可預測性”或變來變去,其實川普目標一直沒變,就是“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 只是他用商業思維處理國際政治,刻意包裝的“話術”經常讓他的談判技巧被誤解為意圖,或意圖被誤解為技巧。 他關稅戰的作策略也不是一開始即有明確的路線圖,而是透過試錯過程,尋找更有利的途徑。 只要厘清川普的世界觀,他的行為可以預測。

關稅是川普戰略工具箱中最主要的工具,是不是唯一工具還要觀察,但川普的確是試圖透過關稅達到多重目標。 川普發動關稅戰的主目標非常宏偉,就是從原本低階政治概念的MAGA,向高階的國際政治擴展。 從國際關系理論切入,可稱之為復興美國。 為何要“復興”? 因為美國霸權衰落,已經不再偉大。


川普接手的美國是個“爛攤子”

理論上,美國霸權衰弱的原因,最簡要的解釋就是霸權的宿命。 1970年代即提出的“霸權穩定論”早有預言:霸權國透過提供國際公共財,建立對自己有利的規則而從中獲利,並使國際秩序穩定; 然而時代變遷,提供國際公共財的成本逐漸超過所獲利益,導致霸權國衰弱,最終喪失霸權。

所以川普才會強調:“世界各國都在占美國的便宜”。 這話雖然讓美國盟邦聽了刺耳,多少也算事實。 戰爭非常花錢,八十年來美國當世界警察,四處征戰,維持國際秩序,軍費占比經常超過美國GDP的3%。 雖然這是為了美國霸權利益,但盟邦也是搭便車的受益者。 盟邦只用GDP占比僅1%甚至不到的軍費,即擺脫被外敵入侵的恐懼,能夠將更多資金投入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讓美國人民的福祉反不如盟邦。


依據世界銀行2023年數據,美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76.3歲,不僅不如歐盟的81.5歲,甚至連中國的78.2歲都不如。 雖然活得久不代表福祉的全部,但如果生命的持續都不如盟邦,其他不用談。 美國人民付出的多,活得卻比盟邦人民辛苦。 了解這部分,就知道川普為何對盟邦國防支出在GDP的低占比,那麼耿耿於懷。

從實務的角度,川普接手的美國是個爛攤子。 雖然家大業大,卻入不敷出,必須靠借貸度日。 這是典型沒落貴族或僵屍企業的特征。 沒落貴族或僵屍企業最擔心的風險就是借不到錢,美國同樣如此。 傳統政客或許感受不到美國龐大國債的壓力,一輩子從商的川普卻很清楚債務利滾利的可怕。 當投資者還沉溺在“美國可以印鈔還債,美債不會倒”的迷思時,川普已經預見美債發行量愈來愈大,相對買家不足,如果賣不動,美國很麻煩。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美國2025財年預算赤字將達1.9萬億美元。 換言之,如果川普不采取積極行動,美國聯邦政府必須增發1.9兆美元新債才不會關門。 然而美國2024年名義GDP增量只有1.48萬億美元,這表示美國去年新增財富,就算全部購買聯邦政府的新增公債都不夠。 美債現在是靠國外買家支撐,如果外國人不買了,美債就會崩。 美債如果崩,美元就會垮。 美元如果垮,美國霸權就結束了。

因此,美債危機的征候其實很明顯。 目前10年期國債美國的殖利率約4.3%,日本約1.5%,中國大陸約1.6%,台灣約1.4%;這表示美國國債必須比一般行情多付將近3%的利息才能吸引亞洲買家。 這3%的利差在金融上的解釋就是風險,對沖亞洲投資者購買美債或美元下跌時可能的損失。 今年5月美元突然貶值,台幣兌美元暴升超過10%,最合理解釋就是部分台灣買家對美債的信心松動,大量賣出美債將錢匯回台灣
1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辛.香.氏.說] 2025-08-15 00:17
    Great points!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2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