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明朝費拉給暴政洗地 讓李朝奇慘無比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明朝費拉為暴政洗地


游覽烏石山之後,福州連續三日大雨,魯認悶坐無事,便總去謝兆申秀才的房中閒聊,不經意間問起了明朝的稅法。

謝兆申也不拿他當外人,當下提筆答復:“中國自古稅法多變,至唐代用租、庸、調三法,大抵沿襲至今。所謂租,即是田稅;庸,指百姓代替徭役的身稅;調,指男丁按當地土產所繳雜物。而所謂的稅並非單指田稅,凡市井上魚鹽絲棉宰牲等都要交稅,商賈車船貿易流通也要課稅,可以說隨處隨稅,各有規程。”


魯認問:“官人和秀才也要一體繳納庸、調二稅麼?”謝兆申答:“當朝官員和我們這樣有功名的秀才不需納庸稅,另外軍戶和僧道之流也依例免征。其余民戶即便一家有十人,除老弱外每年各收一錢五分銀子。調稅同樣按丁口征收銀一錢五分,即便無業閒丁也不例外。”

魯認又問:“那麼各府縣的稅金如何管理,又如何使用?”謝兆申答復:“所有賦稅由各省的布政使司負責收管,收齊之後分為四份。一份輸送兩京(北京與南京)戶部,充作宗廟祭祀費用和朝堂百官俸祿;一份留作各省各營各衛所駐軍的餉銀和食費;一份用作各路驛站裡官吏差旅和赴考舉人的開銷;一份留作本省軍門、布政使、按察使、總兵、游擊、巡道、海防等衙門的公費開支、以及州、府、縣大小地方官乃至胥吏、書手、門子、廚役等輩的月俸支出。”

這裡筆者要提一下,這位謝兆申不但是兩賢祠書院的主講之一,而且自幼博覽群書,經史子集乃至典章制度無不涉獵,日後更是成了著名的藏書家,絕非只會空談性理的東烘先生。其人生性豁達灑落,與剛強直爽的魯認頗對脾氣,故此在交流中心無纖芥,甚至列出了自己掌握的一組全國年稅數據:

蓋春秋二稅三千三百八萬五千九百石。內:漕運米四百萬石,絹二十萬五千五百匹,綿花二十四萬六千五百斤,綿布十三萬八百匹,麻布二千七十匹,南蠻席布二千五百十六條,茱六十五斤,針八萬一千縫,馬草一千四百六十九萬五千勾,馬驢騾三十萬九千匹,鹽共四萬六千六百石矣。

蘇州每年稅米二百萬石。成化年間。州減其半。本朝則八十萬石矣。


魯認默默記了這組龐大的數據,第二日早飯後,又跑去謝兆申的房間,直接請教起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的駐軍兵力一共有多少。謝兆申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具體多少萬,只作了如下猜想:

大概兩京軍,則四百衛。而一衛之軍,每五百名,都數二十萬。其余十三省軍,則無慮五百余萬眾。


來自貧弱之國的魯認暗自咋舌,心中算了一筆賬:如果這五百二十萬名士兵每個月按餉銀一兩來計算,再加上數以萬計官員的月俸,簡直是個難以想象的天文數字。

他將這組龐大的數據一字不漏地寫進了日記裡,打算有朝一日回國呈獻國王案前,好讓朝鮮君臣了解到本國與天朝之間巨大的實力差距——“中國物力殷富,通萬古比來极盛覚选”



筆者按,其實這組數據僅是理論上的稅收,參考意義並不大。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的明朝固然因為張居正改革紅利而國力提升,但此時經過萬歷三大征與萬歷瘋狂的奢侈浪費,已經導致中央財政左支右絀,漸呈崩頹之勢。

從技術方面看,雖經一條鞭法改革,萬歷朝貨幣稅和實物稅依然並存。征收貨幣稅時,民眾常因銀錢比價波動、吏胥克扣等原因遭受多重盤剝;征收實物稅則需通過低效的水陸途徑轉輸各地,其間損耗巨大且成本高昂。從管理層面看,賦役和丁役分離,貪官污吏乘機上下其手,萬民任其魚肉。就這還沒提萬歷一朝臭名昭著的礦稅暴政。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8 秒 and 10 DB Queries in 0.007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