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美國主流媒體的自我流放 — 媒體失守,真相流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政治史上,共和黨總統與主流媒體之間的緊張關系並不新鮮。裡根曾被嘲諷為“演員總統”,小布什則被批成“頭腦簡單的牛仔”。然而,沒有哪一位總統像唐納德·川普那樣,遭遇如此密集、持續、且帶有強烈敵意的媒體攻擊。過去九年間,美國主流媒體對川普的報道幾乎從未松口。這種“川普綜合症”(Trump Derangement Syndrome),不僅重塑了政治敘事,也深刻改變了媒體自身的生態與信譽。


2016年大選夜,川普出乎意料地擊敗希拉裡·克林頓。媒體世界在震驚中短暫地停頓了幾個小時,那是一次罕見的自我反思:“我們怎麼會看走眼?我們是否與美國脫節了?”然而,這段反思期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幾乎不間斷的敵意與否定。媒體對總統保持嚴厲監督是天職,但監督不等於偏見,更不等於以立場取代事實。這條職業底線,在過去的九年裡,被反復沖擊。

最近,兩位在主流媒體工作多年的資深記者——《華盛頓郵報》前“事實核查員”格倫·凱斯勒(Glenn Kessler)與ABC新聞前資深記者特裡·莫蘭(Terry Moran)——離開崗位後,先後在自己的Substack平台上公開談到媒體的立場問題。


凱斯勒在《華盛頓郵報》工作了27年,以“匹諾曹”評級系統聞名。在離開前,他曾建議報社恢復“讀者申訴專員”制度,讓一個相對獨立的崗位專門監督媒體是否公平報道。然而,他在文章中直言,《華盛頓郵報》的讀者群體主要是自由派,其商業模式也依賴這些自由派讀者的訂閱收入。於是,一個“難題”出現了:如何在不流失核心自由派讀者的情況下吸引保守派讀者?凱斯勒的回答是:幾乎不可能。

他甚至坦率地承認,保守派雖然是一個潛在增長市場,但對自由派占絕對多數的《華盛頓郵報》來說,主動爭取保守派讀者,等於要冒失去主要收入來源的風險。換句話說,報紙無法真正做到“中立”,因為中立會傷害商業利益。這不是孤立的觀點,而是主流媒體編輯部中普遍的潛台詞——只是極少有人願意公開說出來。

莫蘭的表述更加直接。他在評論ABC新聞的文化時寫道:“在ABC新聞或其他傳統新聞網絡裡,幾乎沒有人支持唐納德·川普。這必然會影響新聞報道。老牌新聞部門聽不到全國許多人的聲音,因為這些聲音根本不存在於新聞編輯部中。”這不僅是立場問題,更是信息源與議題選擇的結構性偏差。

凱斯勒的坦白和莫蘭的直言,都指向一個核心:新聞公正的危機。

新聞公正(Journalistic Fairness)並不意味著報道必須對各方平均分配篇幅或語氣,而是指記者在收集、驗證、呈現信息的過程中,應當盡最大努力避免讓個人信仰、政治立場或商業利益影響事實的完整呈現。它的核心,是程序上的中立性和方法上的誠實。


經典的新聞倫理學認為,公正包含三個維度:

1. 信息的全面性:在同一議題中,盡可能呈現各方有代表性的觀點,不刻意省略不利於某一方的事實。

2. 事實的獨立性:信息的來源和驗證必須獨立於被報道方,不能依賴單一陣營的敘事框架。


3. 立場的自覺克制:記者和編輯應當意識到自己難以完全“無立場”,但必須在報道中最大限度地削弱這種傾向,而不是將其包裝成“客觀真理”。

真正的新聞公正,不是站在正中間平均分配好壞,而是讓事實自己站立,即便它會讓某一方不舒服。正如美國新聞評論家沃爾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所說:“新聞的使命,不是去安慰某個陣營,而是去照亮公眾所處的世界。”

當媒體將“公正”當作營銷標簽而非職業信條,它就變成了選擇性公正。在某些議題中嚴苛挑剔,在另一些議題中輕描淡寫。這不僅背離了新聞的初衷,也讓“公正”淪為另一種立場的外衣。

媒體偏見不僅是職業操守的缺陷,還會產生深遠的政治與社會後果。第一,這是職業失職。媒體作為民主制度的第四權,必須監督所有掌權者、為公眾提供盡可能全面和准確的信息。當一個機構系統性地偏向某一方時,它就放棄了履行這一職責的資格。第二,這是政治反效果。偏見反而幫了川普。許多原本對他個人和政策都有保留的選民,正是因為厭惡媒體的立場化報道而投票支持他,用選票去懲罰這種壟斷敘事。第三,這是信任侵蝕。當主流媒體被大規模視為“不可信”時,公眾對制度本身的信任也會動搖,這種破壞是緩慢但致命的。

凱斯勒的承認也揭示了一個被高層諱莫如深的現實:商業模式會直接塑造新聞立場。過去,《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憑借全國性影響力和多元受眾,能夠維持較高的編輯獨立性。但在數字化沖擊和訂閱制轉型的雙重壓力下,它們越來越依賴核心訂閱群體的忠誠度來維持收入。如果這些核心用戶是自由派,那麼媒體就會傾向於生產迎合他們立場的內容,避免觸犯他們的政治敏感點。這是一種“受眾綁架”——新聞價值被市場邏輯吞噬,公正報道反而成了商業風險。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4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1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