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產子女跌落主因:消費型快樂太多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消費的半壁江山,是“孩子經濟”拉動的。但被消費型快樂支配的孩子,已經喪失了快樂的能力。時逢暑假,今天再多聊幾句假期見聞。


今天的中產父母,樂衷於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到“陪娃”這項事業中:

辦了各種會員卡,每周末泡在游樂場裡;


家裡玩具堆積如山,但每次逛商場都不空手而歸;

假期旅行從不落空,孩子小小年紀看遍世界美景,嘗遍各地美食……

最近暑假,高鐵站幾乎被帶娃出行的家庭占領。毫不誇張地說,“孩子經濟”撐起了消費市場半邊天。

然而,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出現了:

盡管孩子們享受著前所未有的豐富物質和娛樂活動,但他們卻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感到空虛和無聊。

我逐漸意識到,依賴外部“投喂”的“消費型快樂”的泛濫,對孩子的成長而言,可能不僅是阻礙,甚至是一場災難。

為什麼這麼說?



新時代的教育困境:物質越豐盛,內心越貧瘠


我的朋友Olivia最近陷入了煩惱。

前不久,她剛帶女兒在歐洲玩了10天,朋友圈分享了不少旅途美照,女兒燦爛笑臉讓人好不羨慕。

所有人都說她小小年紀就“漲了見識,見了世面”。




但Olivia卻愁眉苦臉地吐槽:回來才兩天,女兒就整天喊著“好無聊”,“不如死了算了”。

她要不像一只軟體動物癱在沙發上刷手機,要不就像和尚念經一樣在家裡四處游蕩,嘴裡反復念叨著“沒意思,真沒意思”。

念得Olivia火冒三丈。

暑假還剩一個多月,Olivia尋思著給女兒報了一個帆船夏令營。可夏令營也只有一周,剩下的時間,如何才能讓女兒不感到無聊呢?

Olivia想過給她報輔導班,帶她去運動,但女兒積極性不高。Olivia困惑:“我們小時候,暑假哪有這麼多活動,雖然也會無聊,但都能自己找樂子。現在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Olivia的苦惱並非個例。

前幾天,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位媽媽的求助帖: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8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