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纽约新闻: 《纽约客》|为何美国的饮食如此致命?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一位科学家曾试图反驳“超加工食品正在危害我们的健康”这一理论,结果却颠覆了自己对肥胖的认知。




包装食品宛如墓碑。食品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肥胖症流行的一个可能原因——超加工食品,“肥胖症”这一说法直到21世纪才被正式提出。插画:Allan Sanders


直到不久前,42岁的纪尧姆·雷纳里(Guillaume Raineri)还是巴黎北部约10英里处戈讷斯镇的一名暖通空调技术员。他有着光头和浓密的山羊胡。戈讷斯镇因当地的一种面包——戈讷斯面包而闻名。这种面包历史悠久,用当地种植的小麦制成,经过特殊工艺研磨,再慢慢发酵以增添风味。法国的精英阶层曾经对它那酥脆又有嚼劲的外皮、柔软且略带甜味的面包心赞不绝口。雷纳里下班后偶尔会从面包店买上一条。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个美食家,“但你知道的,我是法国人。”他告诉我。

雷纳里的妻子在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找到一份工作后,他们搬到了美国。这次转变让他有些震惊。“这里的食物不一样,”他带着浓重的法国口音说道,“份量更大,盐太多,糖也太多。”于是,他决定报名参加妻子新工作单位的一项有偿研究。该研究旨在探究为何与几乎其他所有国家的饮食相比,美国饮食会让人们以惊人的速度增重并患上慢性疾病。“我想知道什么对我的身体有益。”他告诉我。

去年11月,有四周的时间,雷纳里搬进了一个房间,里面有一张窄窄的医院病床、一把朴素的蓝色躺椅和一辆健身自行车,他每天要骑上一个小时。“这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糟糕。”他说。他妻子下班后会来看望他。每周,他都要在一个代谢舱里待上整整24小时。这是一个小房间,用于测量他的身体如何消耗食物、空气和水。由于担心他可能会偷吃一些不被允许的食物,没有工作人员陪同,他不被允许外出。


每天上午9点、下午1点和6点,雷纳里都会得到一顿丰盛的大餐——大约2000卡路里——并被告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第一周,他吃的是加工程度极低的食物,比如沙拉、蔬菜和烤鸡,他感觉很不错。但每周五,研究人员都会改变他的饮食。很快,他就开始吃高热量的加工食品,用他的话说,这些食物“就滞留在我的胃里”:鸡块、薯条、花生酱果冻三明治。他开始烧心,感觉腹胀、行动迟缓且烦躁易怒。

感恩节前几天,我走进了那座宏伟的砖砌建筑——NIH临床中心,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医院。我穿过宽敞的中庭,在内部的咖啡店买了一块格兰诺拉燕麦棒(有机压榨菜籽油、大豆卵磷脂、可溶性木薯纤维),在电梯里咬了一口。然后我跟着研究助理艾玛·格林斯塔夫来到了雷纳里的房间。


雷纳里穿着淡蓝色的睡衣坐在床上,翻阅着手机;他的腰间、手腕和脚踝上都缠着生物计量活动手环。差不多到了他每天进行“静息能量消耗测试”的时间了,这个测试是为了评估他的新陈代谢在不同饮食之间的变化情况。雷纳里躺了下来;格林斯塔夫调暗灯光,把一个看起来像宇航员头盔的东西戴在他头上。通过测量雷纳里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一台机器可以估算出他燃烧了多少卡路里,以及这些卡路里中有多少来自碳水化合物,多少来自脂肪。(分解脂肪比分解碳水化合物需要更多氧气,研究表明,人们在食用加工较少的食物时会代谢更多脂肪。)一台监测仪估计,如果他今天剩下的时间都躺在床上,大约会消耗1700卡路里。

测试结束后,雷纳里的超大份早餐被用推车推了进来。由于观察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我被要求离开。(如果有人看着,你可能就不会吃那额外的甜甜圈了。)他开始享用一份蔬菜煎蛋饼、炸薯球和一大罐添加了纤维的牛奶。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营养学家将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健康问题归咎于美国饮食的诸多方面,包括含糖饮料和饱和脂肪。这些因素无疑是美国健康状况极差的原因之一。但NIH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凯文·霍尔,正在研究一个直到21世纪才被提及的可能罪魁祸首: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霍尔认为,问题可能与高钠或高胆固醇的关系较小,而更多地与工业加工技术和化学改良有关。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戈讷斯面包上涂抹自制果酱是没问题的;但在神奇面包上涂抹斯马克果酱就不行,即使后者的糖和脂肪含量更低。“我们的观点是,我们过于关注食物的个别营养成分了,”霍尔告诉我,“我们开始认识到,加工方式确实很重要。”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