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温哥华新闻: 房价难以负担 温哥华全球排第四名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加西网综合)每个住在温哥华的人都知道这里的房价有多贵,但最近的一项美国研究揭示了温哥华房价在全球范围内是多么的“难以承受”。


根据最新发布的 2025 年《Demographia 国际住房负担能力报告》,温哥华在全球 95 个主要住房市场中,排名第 4 位,被列为“极度难以负担”的城市之一。

研究发现,“温哥华是加拿大房价最难负担的市场,也是 95 个市场中第 92 个房价最难负担的市场,其房价中位数倍数高达 11.8,令人难以置信,除香港、悉尼和圣何塞(San Jose) 以外,比其它所有房地产市场都更难负担”。




温哥华在过去 16 年 中,一直排在全球房价最难负担的城市前 10 名以内。

这使得温哥华成为全球第四大“难以负担”的住房市场。这项颇具争议的荣誉来自加州查普曼大学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分析了全球住房负担能力。

研究指出:“高房价很大程度上是限制边缘地区增长的政策的产物,而这恰恰是城市发展的惯常方式。Demographia 的报告显示,在此类政策盛行的地方,例如英国、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俄勒冈州、科罗拉多州、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其后果是灾难性的,至少对潜在购房者而言是如此”。

查普曼的研究使用中位房价收入比(或称中位倍数)来确定各个市场的住房负担能力水平。该研究根据中位倍数将住房负担能力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

  • 价格实惠(3.0 及以下)
  • 中等难以承受(3.1至4.0)
  • 严重负担不起(4.1至5.0)
  • 严重难以承受(5.1至8.9)
  • 难以承受(9.o 及以上)

温哥华房价中位数倍数为 11.8,这意味着温哥华房价中位数几乎是温市普通打工人收入中位数的 12 倍。


该研究反思的一点是,报告提供的是全国平均水平。查普曼的分析指出,由于同一国家不同市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报告往往具有误导性。加拿大的情况尤其如此,查普曼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例子,指出温哥华的物价是埃德蒙顿的3.2倍

查普曼指出,20 世纪 90 年代房价飙升,尤其是在“受城市控制战略控制的市场”。该研究称,自 2000 年代中期以来,加拿大的住房负担能力大幅下降,温哥华多伦多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

查普曼的研究表明,新西兰可能掌握着解决全球主要市场住房危机的关键。


“逆城市化是人们对住房负担能力持乐观态度的一个原因。新西兰最近颁布的住房改革是另一个原因”。报告称。

新西兰政府已实施一项计划,旨在大幅降低郊区和远郊地区的地价,从而显著提高住房负担能力。世界各地的房地产市场也应推行类似的模式。

这些改革措施应成为样板,与移民模式相结合,有望预示着房价将进入稳定期。

很多人因为高房价离开BC省前往其他省份(例如阿尔伯塔省)寻求更便宜生活成本。这项研究就此发出警告,称人们正在用脚投票。

在最昂贵的市场进行根本性改革之前,寻求更高生活质量的家庭可能会继续迁往其他地方。规模最大、价格最高的市场可能会继续将居民转移到房价更便宜的地区,这将大大削弱它们在未来的主导地位。

REF: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vancouver-impossibly-unaf...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Note:
  • 地产及投资版面的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 加西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或许可,严禁转载或摘录
  •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71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