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釋永信惹麻煩: 曾被列5大罪行 釋永信家的生意經揭秘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座古寺,三十余年的生意經,釋永信將少林寺從破敗寺院經營成橫跨文旅、教培、影視等領域的龐大商業體,一度被視為“佛門企業家”代表。但隨著官方調查的落錘,這段長達近四十年的少林寺商業史或將走向終結。


釋永信的落馬,也給當代中國提出了一個根本問題:當信仰成為生意,當僧衣之下藏著世俗的權色名利,中國佛教的清淨之地還能剩下幾分?

“管理處”入駐少林 釋永信被宣落馬


7月27日晚,署名為“少林寺管理處”發布的一份通報稱:“少林寺住持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項目資金寺院資產;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系並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

據財新網報道,“釋永信在今年春節前後出國訪問歸來時即被限制出境,接受主管部門調查…..在今年5月份左右,當地政府以少林寺管理處的名義常駐少林寺,這個少林寺管理處是一個新設機構,這個新機構的主要成員來自鄭州市和登封市的宗教局、統戰部。”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少林寺管理處”並非一些媒體報道中所謂的“少林寺官方機構”,實際上是當地政府派駐少林寺的駐寺機構,與中共治理體系中常見的“巡視組”運作模式相同。

宗教場所顯然不便直接冠以“中紀委”或“巡視組”之名進行調查,中共當局設立這樣一個“管理處”,應該被視為官方調查釋永信案件的一種特殊安排。

7月28日上午,幾乎在釋永信落馬消息公布的第一時間,中國佛教協會就立即發布公告,認定釋永信嚴重敗壞佛教界聲譽,損害出家人形象,同意對釋永信(俗名:劉應成)的戒牒予以注銷。

這意味著佛教協會開除了釋永信的僧人資格,將其“強制”還俗。




釋永信:少林商業帝國的肇始者

劉應成,1965年出生於安徽穎上。關於他出家的緣由,坊間流傳諸多版本。據多位村民向鳳凰網《風暴眼》透露,劉應成早年輟學外出務工,一次趕集途中偶遇少林僧人,對方為其看相後留下一張地址。回家後,劉應成便收拾行囊追隨而去。

中國宗教在中共執政以來遭遇系統性打壓,少林寺也難以幸免。文化大革命期間,百余紅衛兵闖入寺內,僧人被強迫還俗,佛像被毀,寺產被占,殿宇坍塌。


文革結束後,宗教場所逐步恢復開放,但少林寺僅剩十余位老弱病殘的僧人,守著破敗的廟宇與28畝薄田,香火幾近斷絕,靠政府補貼勉強維持。1981年,16歲的劉應成前往少林寺剃度出家,拜當時主持釋行正為師,法號“釋永信”。以當時的環境來看,他出家之初,似乎並未懷抱功利野心。

1982年,電影《少林寺》上演,風靡全國,也令這座千年古刹一夜間聲名鵲起。游客激增帶動門票收入,少林寺逐漸積累起重建資金。

1987年,釋行正圓寂,釋永信繼承衣缽,接任少林寺管委會主任,全權主持寺務。也正是從釋永信手中,少林寺商業化的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

他首先組建武僧團,開啟全國及海外巡演,提升知名度的同時,也創造了可觀的表演收入。

1998年釋永信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少林寺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前身,現已注銷),主營旅游資源及產品開發等業務。2008年又成立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簡稱“少林資管”),這是少林寺商業化運作的重要平台。

自1999年以來,這兩家公司累計對外投資公司16家,最大單筆投資金額達1600萬元,總額近8000萬元。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