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高鐵"低人一等座"引發熱議,還真不能說是乘客矯情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期,不斷有網友在社交平台稱,購買了高鐵一等座車票後發現座位被安排到了商務艙車廂內,本來以為撿到便宜,結果發現座椅和商務艙內的其他座椅明顯不同,有些尷尬。此外,實際乘坐感也很不好,不僅中間沒有扶手,靠背也無法調節。不少網友將這些座位戲稱為“低人一等座”,吐槽坐在這樣的座位上很尷尬。




設在商務座車廂內的一等座。 來源:網絡截圖


8月1日,記者撥打了鐵路12306客服熱線。客服人員表示,出現這一情況是由於部分列車編組時會有“混座”情況,即商務座與一等座混合在同一車廂內。客服人員解釋,部分列車在編組時可能額定不能設置這麼多商務座,所以就出現了“混編”情況。(據8月2日縱覽新聞)




這種“低人一等座”到底是便宜還是坑,不同的網友看法不一。有網友說,這好比顧客定了大廳散座,結果被安排到了豪華包房,但卻在角落裡,桌椅也沒別人豪華,所以心理不平衡了,但是包房裡本來就人少,安靜,也算是服務提升了;但也有網友說,這不是坐在豪華包房裡,這是蹲在豪華包房裡,還不能動彈的那種,環境是安靜了,但人也不舒服啊!

乘坐高鐵,不同座席對應不同價格與服務,這是基本常識。花了一等座的錢,卻沒享受到一等座應有的體驗,乘客自然會感到不滿。從一些網帖中可見,這些位於商務車廂的一等座,確實與標准一等座有明顯差異。這樣的安排讓這些乘客既無法享受商務座的私密空間與全功能座椅,又因身處商務車廂承受著無形的心理壓力,當商務座旅客喝著咖啡時,就在旁邊的“插班”一等座乘客卻連座椅靠背都不能調,這種對比產生的心理不適,本質上是對消費公平的質疑,不能簡單視為是乘客矯情。


有人或許會說,不過是坐幾個小時的車,何必如此計較?但消費者權益無小事,“一分錢一分貨”是樸素的價值邏輯,既然付了相應票價,就理應獲得匹配的服務。高鐵作為中國名片,硬件水平早已世界領先,服務軟實力更應與時俱進,不能為了自己的“編排”上方便,就隨意犧牲用戶體驗。即便受客觀條件制約,也應提前告知消費者,讓其在購票時自主選擇,而非在乘車時才發現“貨不對板”。

解決問題的辦法,藏在對服務細節的重視程度裡。一方面,鐵路部門應優化列車編組方案,盡量減少“混座”現象,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若無法避免“混座”,應提前在售票系統中明確提示,給予消費者知情權與選擇權。對於已購票卻遭遇此類問題的乘客,應提供更完善的解決方案,如及時調換座位、給予一定補償等。真正的服務升級不在於車廂有多豪華,而在於能否讓每個乘客都感受到被平等對待。

從“走得了”到“走得好”,中國高鐵用二十年時間完成了從速度到質量的跨越。站在消費升級的新起點,乘客的訴求應該成為推動服務精進的動力。避免“低人一等座”的尷尬,不需要多麼高深的技術革新,只需把“乘客體驗不打折”的承諾落實到每個座位的設計、每趟列車的編排中。真正公平周到的服務,應該將用戶感受放在第一位,絕不會讓用戶為“將就”買單。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