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从集中消杀到生物防治,广东全民总动员开启大灭蚊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基孔肯雅”,一个源于非洲坦桑尼亚南部的词汇。用来描述人们感染该病毒后,关节痛、弯腰驼背的样子。而长着花斑的伊蚊,就是传播该病毒的头号杀手。根据广东省疾控局的消息,从7月20日零时至26日24时,一周时间,全省新增本地病例2940例。为尽快阻断疾病传播,本周,广东全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灭蚊行动。


位于中山市的黄圃镇,每晚6时,各家各户相约一起点燃蚊香。




志愿者介绍,这个时间是伊蚊活跃的高峰期,大家一起点蚊香,可以把蚊子从家里赶出去,再配合外围的集中消杀,就能最大限度杀死蚊子。




为杜绝后患,伊蚊的卵和幼虫也要一并消灭。家里的马桶、花盆、饮水机托盘、室外的洼地,但凡容易积水的,都要“翻盆倒罐”排查清理。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 陈晓光:伊蚊产卵还有一个特点叫跳跃式产卵。它不把一次怀胎所生的卵都放到一个滋生地里面,它往往一个滋生地里面产三十只,换个地方再产三五只,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里面”。没有积水就没有它的生长环境。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