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美國未必是贏家 最大輸家不是中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攻勢,讓許多國家淪為輸家—從老撾、阿爾及利亞等貧窮小國,到加拿大、瑞士等美國富有的貿易伙伴,現在都面臨高額關稅。


美聯社2日報道,最接近贏家的,或許是那些屈服於川普要求、避免遭受更嚴重打擊的國家。 但從長遠來看,是否有人能真正獲勝仍未可知,即使是美國這個川普保護主義政策的預定受益者,也未必例外。

紐約法學院國際法中心聯合主任阿普頓(Barry Appleton)指出,“在許多層面上,大家都是輸家。”


川普重返白宮才剛滿半年,舊有的全球經濟秩序已被他破壞殆盡。 以往建立在共識與規則上的體系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由川普本人訂下規則的制度,利用美國龐大的經濟力量,懲罰那些不願簽署協議的國家,並向願意低頭的國家榨取重大讓步。

曾任世界貿易組織(WTO)副秘書長的“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客座學者沃爾夫(Alan Wolff)認為,“最大的贏家是川普本人”,“他打賭,憑借威脅就能把其他國家拉上談判桌,而他成功了,而且是戲劇性地成功。”



4月2日,川普援引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宣告貿易逆差構成國家緊急狀態,將對與美國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進口商品,征收最高50%的對等關稅,並對幾乎所有其他國家征收10%的基准關稅。

川普在前述所謂的解放日宣布關稅政策後,因金融市場大幅動蕩而暫時退讓,並將對等關稅暫緩90天,以給予各國談判機會。

最終,一些國家屈服於川普要求,同意支付4個月前仍令人難以置信的高額關稅,以換取繼續進入美國市場的資格。 即使美國連續19年對英國保持貿易順差,而非逆差,華府仍要求倫敦讓步。


即使若幹國家尚未達成協議,且稅率比4月宣布的條件有所下降,但仍遠高於川普上任之前。 例如,安哥拉的關稅雖然從32%降至15%,但在2022年時還不到1.5%。 而台灣的關稅雖然從32%降至20%,沖擊仍然存在。

川普也同意將非洲南部小國萊索托的關稅,從4月宣布的50%降至15%,但對當地經濟造成的傷害,恐怕已難以挽回。

不願屈服的國家,以及以其他方式激怒川普的國家,則遭受更嚴厲的打擊,即使部分貧窮國家也未能幸免。


老撾的人均經濟產值僅約2100美元,阿爾及利亞為5600美元,但老撾仍被課征40%關稅,阿爾及利亞則為30%。

盡管自2007年以來,美國每年對巴西出口金額都超過自巴西進口,川普仍宣布對巴西課征50%關稅,主因是他指控巴西當局對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政治迫害。

美國長期盟友加拿大也被課征35%關稅,部分原因是加國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引發川普不滿。

川普宣稱關稅是向外國征稅,但實際上支付的是美國進口商,而他們將試圖提高價格,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高盛經濟學家指出,海外出口商僅吸收約5分之1的關稅成本,大部分負擔將落在美國企業與消費者身上。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Budget Lab)估計,川普的貿易戰已將美國平均關稅,從2025年初的2.5%,推升至目前的18.3%,創1934年以來新高,每戶家庭將因此增加2400美元(約7.1萬台幣)的額外成本。

沃爾夫說:“美國消費者是最大的輸家。”
1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