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釋永信惹麻煩: 曝老方丈1987年就曾舉報釋永信 兩個月後突然圓寂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老方丈1987年就曾舉報釋永信


拉幫結派 橫行霸道

1987年5月,嵩山少林寺達摩叢林老方丈釋行正決定對釋永信“遷單”(開除僧籍),原因是釋永信犯戒,偷拿法卷、欺負老方丈有病而以少林住持自居等。不料兩個月後,73歲的行正突然圓寂,不久,22歲的釋永信就當上了少林寺管委會主任,開始主持寺院事務。


以下是釋行正當年對釋永信的舉報信,可能源自2015 年 7 月 自稱“少林弟子釋正義”匿名人士。

編輯

編輯

編輯

十年前舉報釋永信的釋延魯去哪了?

十年前,釋延魯,曾經的少林寺武僧教頭,接連發布多封實名舉報信,指控少林寺方丈釋永信侵占寺院資產、違反戒律、私生活混亂,在輿論場上大聲疾呼,想要得到一個答案。

十年後,答案初見端倪,釋延魯卻有意把自己隱匿在謎團中。

7月29日,少林寺管理處發布情況通報:

依據《漢傳佛教寺院住持任職辦法》,經少林寺兩序大眾民主評議贊成,並履行有關程序,禮請印樂法師任少林寺住持。

印樂法師,到底是什麼來頭?

公開資料顯示:釋印樂,男,漢族,1966年7月生於河南桐柏。1982年在桐柏山禮海勃法師剃度出家。

據洛陽白馬寺官網資料:印樂大和尚,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法師俗姓尹,名清全。1966年7月生於河南桐柏。1982年在桐柏山象鼻子禮海勃法師剃度出家,1983年9月赴南京棲霞寺受具足戒;後在中國佛學院棲霞寺僧伽培訓班學習,1986年在中國佛學院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河南省佛教協會工作,後任河南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副會長。當時正是撥亂反正,落實黨和國家宗教政策之關鍵時期。在省宗教局、省佛協領導的帶領下,印樂法師深入到基層搞調研工作,或協助政府作佛教徒思想工作,使自己得到了全面的鍛煉和提高。


2003年10月,受河南省佛教協會委派,到洛陽白馬寺主持工作。2005年11月1日,洛陽白馬寺舉行方丈升座慶典法會,印樂法師榮膺洛陽白馬寺方丈,結束了洛陽白馬寺長達八年的方丈缺位。

印樂法師在白馬寺,做了很多事,讓白馬寺重現輝煌。

1、他主持完成了白馬寺古建築群的大規模修繕,讓白馬寺這個千年古刹重現莊嚴。

2、大規模整風,讓僧團戒律重新規范起來,讓白馬寺的風氣大為好轉。

3、弘揚白馬寺文化,創立“白馬寺佛教文化研究會”。


4、做公益活動,大搞善舉,幫助了很多災區和貧困人員。

主張農禪並重

釋印樂法師非常推崇“農禪並重”,意思就是和尚不能只念經,還得從事農業生產,自己養活自己。

印樂法師上任後,就帶著白馬寺的和尚們開荒種地,自給自足,把古代僧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老傳統給延續了下來。

曾表示“不評價少林寺商業化”

2007年9月,印樂法師在接受《河南商報》采訪的時候,被問及“少林寺依靠商業化運作,使經濟與社會效益達到雙贏,您有沒有這樣的打算”。

對此,印樂法師回答:“我不想評價少林寺,白馬寺堅持按照佛教傳統去做,更好地維護、保留、傳承佛教傳統、佛教文化。能聽到游客說‘白馬寺才像個寺廟樣’這簡單的評語,我們就很快樂,也就心安了。”

釋永信四弟劉應彪失聯

在釋永信被官宣調查後,第一財經記者多次撥打釋永信之弟劉應彪的電話,均提示“多次呼叫轉移”。7月30日,第一財經致電少林書畫院,工作人員稱現在聯系不上劉應彪,具體情況不清楚。

劉應彪是釋永信(俗名劉應成)的弟弟,法號釋永勝。他曾以少林慈善福利基金會秘書長、少林書畫院秘書長、國際少林寺(微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席、國際少林功夫研究會會長等身份見諸網絡。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1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