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特朗普: 特朗普"移民陷阱"中,无路可退的走线华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第一章|进错的门


2025年6月13日清晨,加州洛杉矶市区的天空阴沉,刘志强从一家华人旅馆出发,前往市中心的联邦移民法庭,准备完成一次例行报到。这本是他入境美国后例行的移民程序之一,也是他从墨西哥边境“走线”入美以来,一直遵守的规定。

美国法律,走线入境本身是非法的,但很多人在入境后,通过申请庇护、获得I-220A文件、登记ISAP等步骤,进入了“合法程序”中的“待定身份”,在美期间被视为“合法停留”或“合规状态”,媒体与律师常称此类人为“合法存在,但非永久居民”。


过去的一年里,刘志强凭借临时工卡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装修工,每天辛苦工作,力求偿还为“走线”而欠下的债务。

美国移民政策要求他这样身份未定的庇护申请人,定期向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报到,更新自己的信息和位置,以证明“自己并未失联”。报到手续不可延迟,不可缺席,更不能失去联系,这是刘志强时刻记在心里的铁律。

省钱,他选择搭乘华人经营的顺风车,从西雅图拼车南下至洛杉矶。这趟行程,刘志强花了200美元,和几位同样情况的移民挤在一辆老旧面包车里,颠簸一天后抵达目的地——洛杉矶联邦大楼群中的“300号移民法庭”。

对走线移民来说,“300号移民法庭”早已是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的报到地点。这栋不起眼的联邦大楼在中文微信群和论坛里被多次提及,几乎每个移民都对这里的编号、位置、报到程序了如指掌。

然而,当刘志强抵达时,他看到的却是一扇紧闭的大门。法庭门口贴着一张简单的白色告示,上面用英文写着:“因安全考量暂停开放,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刘志强心里泛起一丝不安。过去几天,洛杉矶市因ICE频繁抓捕无证移民,局势已经变得紧张。数千人走上街头抗议,部分抗议演变成了暴力冲突,甚至出现了焚烧车辆和橡胶子弹的痕迹。为了控制局势,洛杉矶市长6月9日下令实施宵禁,并对包括联邦移民法庭在内的敏感区域实施了临时封闭。

但这些消息,刘志强并不知道。


他在法庭门前徘徊了十分钟,试图联系此前协助自己的律师,可电话始终无法拨通。他站在街头,四处张望,内心开始焦虑——既然到了这里,总得把事情办完。他注意到附近还有另一栋联邦建筑,上面标着“316号”。印象中,他曾在微信群中看到有人提过,那栋楼也能处理ICE相关手续。

犹豫片刻,他还是决定前往316号办公楼碰碰运气。楼前没有明显告示,安检也不严格。门口站着一位安静的接待人员,低头翻看文件,并未过问他的身份或意图。

刘志强走过去,用中文轻声说道:“我来报到。”

对方没有回应,只示意他稍等。一阵沉默过后,两名身穿制服的ICE执法人员从楼内出现,没有任何解释便将他带进了旁边的一扇侧门。


直到十一天之后,刘志强的妻子刘女士才收到丈夫的消息——这是一通几经周折才拨出的电话。刘志强已被转送到1300公里外的德州埃尔帕索移民监狱。他没办法直接拨打国际电话,只能先打给留在洛杉矶的朋友,再由朋友通过微信语音转接给国内的妻子,两个手机的听筒被紧紧贴在一起,这才勉强搭起了短暂的五分钟通话。

电话接通后,刘志强只说了一句话:

“我走错门了。”

电话很快中断,刘女士还没来得及追问更多的情况。再回拨过去,已经没人接听。

第二章|被登记、被监禁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34...7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2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者.幼.羲.奥] 2025-07-29 14:03
    为什么不来加拿大?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90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