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小学生总书记海边度假 政治老人携反对派政变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海内外时政圈都在高度关注中南海政局。文昭谈古论今节目分析,中共目前传递出了某些习近平权力转移的信号,但北京同时也要对外维持党内局面稳定的印象。中共特别担心会步老大哥苏共后尘,在解体前夕发生激烈党内斗争,最后造成下台的后果。其中,同样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小学生总书记,赫鲁晓夫的倒台过程俨如一面镜子,清晰的照见了另一位中共小学生总书记习近平的影子。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以后,苏共短暂形成了一个三人领导集体,就是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贝利亚掌握著秘密警察体系,实际权力很大,马林科夫是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是苏联总理,而赫鲁晓夫掌握著党务。 赫鲁晓夫之所以在最后胜出,一方面他是以更加强硬对抗西方的姿态,赢得了苏军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以高强的斗争手腕,获得了党内大部分高层的支持。掌权11年后,赫鲁晓夫下台。

文昭分析有三大原因。第一,赫鲁晓夫清洗军队,得罪了苏军。


赫鲁晓夫在打倒贝利亚和马林科夫的过程中,得到了苏军的支持。但是他也因此对苏军高层领导深怀警惕。所以他拿到大权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折腾军队。

1957年,赫鲁晓夫撤销了二战名将朱可夫的国防部长职务。然后对各个军区各个军种的将领频繁调换,又倾注财力发展新军种火箭军,去打压苏军传统势力最强大的山头陆军。虽然赫鲁晓夫控制住了苏军,但是军方对他也产生极度的不满。

第二、赫鲁晓夫整肃党风,从严治党,得罪了一大批人,也得罪了党内的元老。

从改革方法来看,赫鲁晓夫往往按照个人的主观愿望,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行改革。特别是后期,随著赫鲁晓夫领导地位的确定,他越来越专断,唯意志论日益增长。 从政治角度来看,由于赫鲁晓夫的改革,涉及大量的人事变动,侵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对此事先又没有充分考虑,也未作出应有的安排。例如,他要取消领导干部终身制,对于党的选举产生的各级领导机关(从地方到中央委员会成员),采取按一定比例经常更换的制度。




每次选举时,苏共中央委员会及其主席团成员至少更换1/4,1962年苏联最高苏维埃的代表在选举中更换了近70%;他还取消了高级干部(如州委书记、中央委员、报纸主编等)相当可观的月薪“津贴”,对局级干部不再配备司机,不再提供可以随意到任何地方去的专车;在工业和建筑业大改组时,引起大量领导干部的调动。赫鲁晓夫上述种种做法,无疑侵犯了既得利益阶层,在客观上树立了一批“政敌”或“反对派”。


据说,赫鲁晓夫性格粗野,喜欢吹牛。苏联著名政治家费奥多尔·布尔拉茨基曾写道:“赫鲁晓夫不仅是环境的牺牲者,而且也是其性格的牺牲者。 急性子、过于匆忙、容易激动,这是他无法克服的缺点。 在赫鲁晓夫当权的时候,列宁时代的政治老人有一部分还在世。赫鲁晓夫对这些布尔什维克老人经常不恭敬,引来了很多怨恨。事后证明,这些政治老人虽然到了耄耋之年,也没有职务在身,但仍然相当有影响力。他们在幕后对于串联反赫鲁晓夫的力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赫鲁晓夫在经济改革上的失败。

赫鲁雪夫1894年4月17日出生于俄罗斯帝国库斯克省卡利诺夫卡。他的父母都是贫苦的农民,家里有一位年长两岁的姐姐。父亲不久就离家迁徙到顿巴斯一带工作,当过铁路工人、矿工和砖厂工人,挣到足够的钱后又返回家中。赫鲁雪夫在卡里诺夫卡接受过四年的学业,家庭糟糕的经济状况使他不得不离开学校。所以他也是一个小学生总书记。 赫鲁晓夫此后也曾经参加过工人培训班学习,这个培训班后来成为顿内茨克国立工业大学。

由于政治事务缠身,他的老师认为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此后还进入斯大林工业学院继续接受教育。虽然最后他没有完成学业,但在政治上却飞黄腾达。所以后来在当上苏联最高领导人后,他极度匮乏的知识储备经常成为各国领导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他所理解出来的马列主义理论跟前任们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对于苏联农业长期产量不足,萎靡的局面,赫鲁晓夫发起了玉米运动。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