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银行业绩,为何出现罕见一幕?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净息差与不良率罕见“倒挂”


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股东大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王良的一席话,让银行的一组经营数据成为关注焦点。

“今年一季度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如果不良率和净息差的水平出现‘倒挂’,就意味着银行难以覆盖信用成本、运营成本和资本成本,这将给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王良说道。


这番话的背景在于,今年一季度多数上市银行盈利表现低于预期,不少银行的净息差走低、不良率抬头,二者甚至出现了罕见的“倒挂”。

从行业来看,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至1.43%,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了9个基点(BP);同时不良贷款率上升了0.01个百分点,达到1.51%。这种“倒挂”,还是行业首次。

而随着半年报成绩披露期临近,银行的业绩成色再次受到广泛关注。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挑战究竟有多大?

首次“倒挂”背后

净息差与不良率“倒挂”,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定义上看,净息差是银行贷款利息收入和存款利息支出之间的差额,反映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不良率则是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的风险程度。


尊彩黄金产业研究院院长吴龙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不良贷款率与净息差的(计算)分母不同,一个是生息资产,一个是贷款总额,二者对比基础不同;此外,不良率属于存量概念,净息差属于流量概念,概念基础也不一致。

“净息差与不良率的内在关系本质是‌银行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问题。尽管将净息差与不良率直接比较绝对值不严谨,但净息差与不良率的长期‘剪刀差’(如净息差连续5年下降、不良率持续攀升)能反映银行盈利能力与风险压力的背离态势。”吴龙说道。

也就是说,虽然二者不能直接用来比较,但二者的“倒挂”确实释放出一定的经营压力信号。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2025 年一季度,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33%、1.56%、1.37%、3.95%、1.58%。不良率方面,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最低,分别为1.22%和1.23%,城商行和民营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79%和1.76%,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则达到2.86%。



2025年一季度,城商行与农商行的行业净息差均低于不良率。

具体到已上市的银行,出现“倒挂”情况的银行比例超过四分之一。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共有11家净息差数值低于不良率数值,出现“倒挂”情况,包括1家国有大行(交通银行)、2家股份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和6家城商行(北京银行、西安银行、上海银行、郑州银行、贵阳银行、兰州银行)、2家农商行(紫金银行、青农商行)。

安邦智库(ANBOUND)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宏旭对中国新闻周刊进一步解读,净息差与不良率出现“倒挂”,意味着银行的主要业务可能面临一定的亏损压力,或只能依靠中间业务或者投资业务“赚钱”弥补信贷业务的损失,这也意味着银行经营压力的增大。

以股份行中出现“倒挂”的华夏银行为例,2025年一季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61%,比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净息差仅为1.57%,较2024年末下滑0.02个百分点。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