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深入1820米 打破全球紀錄 中國挖到最深鈾礦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大陸科研人員近日在新疆塔裡木盆地沙漠腹地“挖”出世界紀錄! 陸國家原子能機構18日公布,科研團隊在該地區地下1820米處發現全球最深的砂岩型工業鈾礦化,成功刷新發現該礦產最深的世界紀錄,中國也在深地找鈾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陸媒《光明日報》報道,這項重大突破來自於中核集團牽頭的科研團隊,地點則位於新疆塔裡木盆最大沙漠腹地,也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的空白區,這裡過去“從未”發現鈾礦蹤跡。

中核集團首席科學家、塔裡木盆地項目負責人秦明寬表示,本次發現是中國首次在塔裡木盆地沙漠腹地紅雜色層中發現的厚大工業鈾礦化,填補了沙漠覆蓋區的找礦空白,對砂岩型鈾礦找礦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據了解,砂岩型鈾礦因其成礦條件復雜,一直被視為難度極高的找礦目標,尤其在塔裡木盆地這類荒漠-沙漠覆蓋區。 本次發現能在如此深度完成突破,主要大陸科研團隊自建的“天-空-地-深”三維探測技術體系,整合衛星遙感、無人機測繪、地質建模與深地鑽探等多維手段,打造出一套綠色、高效、低擾動的找礦體系。

“這次找礦突破意味著我們打破了砂岩型鈾礦過去的理論禁區,在四個面向實現重大突破:新區、新層位、新類型、新深度,未來可大幅提升中國在沙漠地區的找礦能力。”秦明寬指出。





科研團隊的合力攻堅,在國家原子能機構的支持下,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與核工業二一六大隊共同組建塔裡木盆地核能開發科研專家團隊。 團隊針對該地區復雜地層結構與找礦特性,提出創新的“滲出-滲入復成因區域預測模型”,同時研發出適用於塔裡木地層的深孔高效鑽進技術,成為此次找礦成功的關鍵支撐。

這項發現將為大陸建構戰略性鈾資源大基地奠定基礎。 由於鈾是核能發電的關鍵原料,這項突破將強化中國自主能源供應能力,並帶動周邊資源勘探產業升級,具備可觀的產值潛力。

業界分析認為,該項發現有望引領全球砂岩型鈾礦找礦技術升級,也將為中國參與國際能源礦產競爭增添利器。 面對未來能源安全與綠色發展的雙重挑戰,這項來自深地的鈾礦新紀錄,不僅是一場科技勝利,更是一場資源戰略的前線突圍。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