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火災後溫村華裔業主拒付160萬拆除費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他們從未寄到我的住址’


在一系列與CBC的郵件交流中,A某表示自己被市政府和消防部門不公平對待,他還指責市政府存在“程序不規范和官僚主義”。

根據法庭文件, 這對自我辯護的夫妻試圖在BC省最高法院避免支付拆除費用。


盡管他們居住在溫哥華西區一處價值390萬加元的房產,但他們在東區這棟公寓樓的產權登記文件上,仍將414號東10大道列為他們的“郵寄地址”。因此,按照法律要求,市政府的相關通知通過普通郵件和掛號郵件寄送至這個地址,消防員也將紙質副本貼在了建築遺址上。

“他們沒有寄到我的住址”,A某在宣誓書中寫道。

“通知反而貼在了那座已被燒毀、無法居住的建築上,並寄送到了那個沒有郵筒、且由私人保安守衛的地址”。

A某表示,他直到2月才在市政廳得知24小時安保的命令,直到2025年3月,他才收到拆除命令的電子郵件——而那時建築早已被拆除。

‘我們被錯誤指控’

在去年的市政條例審理過程中,A某夫婦多次表達他們的無辜,指責一名租戶點燃蠟燭引發了第一次火災,並引用提供社會住房的困難。

“媒體上有很多報道把我們描述成壞人”,A某對法官馬赫杜姆說。

“我們覺得自己被錯誤指控”。

A某聲稱自己“比任何房東花了更多的錢”來照顧這棟建築。

“我幫市政府接收了大約30個福利受助者”,他說。


“這些人住進來後,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A某激烈指責檢察官克萊門茨和消防部門,稱市政府對自己“懷有極深的敵意”。

他還聲稱消防官員在檢查前停止了與他聯系——這一指控遭到了檢察官克萊門茨的輕蔑回應。克萊門茨表示,馮德仁在2020年一場檢查中違反法律拉響了火災警報,因為消防檢查員表示火警系統沒有得到妥善維護。

另一起火災,另一個空地


根據他們的證詞,A某30多年前移民加拿大。名下擁有一家經營房地產買賣、分層和租賃物業管理公司,並在大溫地區擁有價值超過3000萬加元的地產——其中包括一塊價值650萬加元的空地,曾是位於本拿比的一棟公寓樓的所在地,該樓於2009年和2013年先後遭遇兩次火災,導致100人無家可歸。

2023 年,本拿比比市議會批准了一項建議,授權工作人員進入該市的空置物業,此前曾發出 16 份違反附則的通知,內容涉及 “雜草叢生、雜物和導致物業有礙觀瞻的材料”。自那以後,該市又收到了五起投訴,並又發出了四份違反附則的通知。

截至上周,溫哥華市政府表示,尚未收到最高法院的訴狀,並且不會就A某夫婦的地產稅賬單問題發表評論。

盡管面臨法律困境,A某夫婦今年仍然得到了些許好消息:該地產的評估價值已從900萬加元翻倍,達到了2000萬加元,因為Broadway 靠近布羅德威走廊——一個正在進行重大開發的區域。

A某在2002年以220萬加元購買了這塊土地。目前,這塊地的市場掛牌價為1580萬加元。

在去年12月的最後一次庭審中,檢察官克萊門茨對馮燕說:“我認為你幾乎沒有做什麼來照顧你們的‘孩子’——但當這塊地能夠賣掉時,你們會很高興獲得收益”。

A某堅持表示,一切都不是他們的錯。

“是市場讓這塊地的價值上漲的——不是我”。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地產及投資版面的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8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