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考98 卻哭了"現在國內小學考試太多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唯分數、唯升學的評價導向至今沒有明顯改變,應試壓力向小學的延伸也就不可避免。”琦琦在北方某市一公立小學三年級就讀。他的媽媽邱盈發現,周日下午到晚上,琦琦抵觸上學的情緒最強烈。“小臉耷拉著,唉聲歎氣,沒有笑模樣。”有幾次晚上,她發現琦琦躺在床上捂著被子,悄悄抹眼淚。追問下才知道,孩子不是和老師、同學關系不好,而是因為學校“作業太多、考試一場接一場”。


“單元測、月考雷打不動,最近期末復習,孩子每天在學校都要刷題,每周還有固定的模擬考。”邱盈不理解:孩子才三年級,為什麼這麼累?這不是邱盈一個人的困惑。記者采訪多地家長發現,單元測、月考、期末階段的“題海式”備考,已成為多地小學的普遍現象。

日前,為進一步整治違背教育規律的辦學行為,教育部發文提出16條負面清單,其中一條是“嚴禁違反關於日常考試管理的有關規定,頻繁組織考試,加重學生學業負擔”。有小學生家長向記者曬出孩子一學期下來考過的試卷,無奈調侃道:“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在備戰高考。”




圖/視覺中國

“考了98分,開心不起來”

“最近,進入期末復習階段,我帶的班級20天左右刷了近10套模擬試卷。”江蘇無錫某公立小學五年級數學老師胡晨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模擬卷由學校統一出題,老師既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堂上計時完成,也可以布置為課後作業。


她表示,平日裡學校的小考也接連不斷:就數學而言,根據學習進度,一般一兩周會有一次單元測。有時遇到學生掌握得不好、難度高的單元,一套試題考完,學校還會再出一套,“目的是讓學生鞏固練習”。胡晨補充,平時,課堂上還有“正反印刷的周周練”——模擬卷作為期中、期末考試前的練習,周周練則是單元測的預熱。

這樣的現象發生在更多小學。江西南昌某公立小學教三年級英語的教師姜雪介紹,她教授的學科大概每兩周組織一次單元測,加上固定的期中、期末考試,“一學期考試差不多十次”。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采訪發現,頻繁考試的現象也在低齡學生中蔓延。浙江杭州的家長於悅發現,孩子就讀的小學一年級一到期末前,考試便排滿日程,幾乎每周都有模擬考。考試後,老師會在班級群內詳細通報,包括使用了某市某區的期末統考試卷、班級平均分,以及各分數段人數分布,還會讓成績優異的孩子舉著試卷站在講台上拍照,發到家長群裡表揚。


康康在河北廊坊一所私立小學讀二年級。他的媽媽宋岩表示,一年級起,學校大概一兩周就會有一次語數英單元測,老師還要求購買各類教輔資料。雖然一二年級期末考試時采用樂考形式(用游戲闖關、情景體驗等趣味形式替代傳統紙筆考試的測評方式),但平時的考試依然讓孩子感受到壓力。

胡晨發現,盡管投入了大量時間考試,但有時考過、講解過的試題再出一遍,學生們依然出錯。有時,胡晨在課堂上問學生:“這道題我們之前考過,你們還記得嗎?”講台下向她投來茫然的目光。

“因為每次考完試我都要帶領學生訂正錯得多的題目,我感覺刷題是在鍛煉我的做題水平。”胡晨感慨道。在她看來,對十來歲的孩子來說,期末階段語數英三個科目高強度刷題,接觸的內容太多,反而不利於知識的吸收鞏固。

更深層的影響體現在學生的心理狀態上。姜雪透露,盡管學校規定試卷不能出現紅字分數,只允許標注等級,但學生們可以通過扣分算出實際成績。今年3月的一次單元測結果公布後,姜雪看到一名學生把頭埋到臂彎裡哭。那名學生因粗心錯了一道題,考了98分,成績等級換算為A。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