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复旦学者:对稳定币的认识,风物长宜放眼量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7月1日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稳定币与国际金融大变局”线上研讨会。会上,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杨长江认为,稳定币近年来迅速“出圈”,既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偏好等偶然因素影响,也体现了全球化与金融化在数字经济时代共振耦合的必然趋势。杨长江指出,美国高度重视稳定币,其背后是出于维持美元霸权的考量。


他认为,稳定币是代币化时代货币形态演进的阶段性成果,虽存在诸多问题,但其货币属性已初具雏形。它实现了三大平衡:一是公权与私权的结合,以法定货币为锚、由市场机构发行;二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融合,在链上形成去中心化交易基础的同时保留发行方控制力;三是链上与链下的协同,既服务于数字世界,也在现实世界的跨境支付、金融包容等方面展现出广泛应用。

长江表示,尽管国际清算银行在其最新报告中对稳定币提出严厉批评,认为其在货币基本功能方面不合格,但我们应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这一新兴事物。他强调,随着商业银行逐步参与稳定币发行,未来将出现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格局,也将进一步推动数字金融生态的发展。


关于稳定币背后的全球化演进问题,杨长江说道,“美国这么热心做这件事情,有它的考虑。过去美元以黄金、石油为支撑,未来则可能是数字资产。如果美国控制住了数字世界,那么美元霸权未来就更有希望延续。”

他还提出,美国推行稳定币的背后不仅是为美国国债创造了操作性需求,更是一个战略性想法——企图构建链上以美元为基准的下一个代币化的全球金融体系。

在谈及人民币国际化时,杨长江建议中国采取“双轨并行”战略:一方面加快央行数字货币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人民币锚定型稳定币的发展路径,尤其应在香港、上海等地创造应用场景,主动适应数字金融趋势。他表示,中国应把握数字金融发展机遇,在监管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空间。

以下为杨长江发言实录(已经发言人审定):

我今天的发言题目是从“货币演进与全球化演进的双重逻辑”角度来理解稳定币。我对这个问题理解不深,很多思考还没有把握,只是说出来便于向大家求教。另外今天所说的稳定币,不特加说明,指的就是法定货币抵押型的稳定币。


稳定币一下子爆圈了,这当中,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偶然因素,跟特朗普的本人偏好有关,跟他对政治力量的依靠有关,这个网上有很多相关材料。从必然性上讲,今天占据稳定币主体地位的泰达币( USDT),在2014年就已经创设出来了,十年后大热,反映了以区块链为载体的新型金融形态快速发展,到了快要爆发的一刻,这背后是金融化与全球化这两个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发展趋势,在数字化时代以稳定币为交叉点形成了耦合与共振,反映了货币形态演进的规律,也反映了全球化的新特征。

首先,从货币演进的角度来看,对于稳定币目前的讨论,已经从最初的普及型的介绍,进入了稳定币作为一种货币形态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的论辩。尤其是在国际清算银行(BIS)刚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稳定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否定,认为从货币的单一性、弹性、完整性这三项基本要求来看,它都是不合格的,在未来最多是扮演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我认为,可能我们的分析,还要多一点耐心,风物长宜放眼量,需要从更长的历史维度来认识稳定币作为一种货币形态的优劣。

一、稳定币产生的时代背景:金融系统正在从“纸质复本”走向“数字复本”

稳定币产生基于金融系统的演进。从金融化的历史进程看,金融系统可能正面临着一场新的伟大变革。

金融系统在相当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是以各种形式的借贷为主体的,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两级银行体系至今都是金融系统的基石。而在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出现后,以其份额化、标准化、可流通等优点,开启了波澜壮阔的金融新时代,并为后来的金融衍生品、金融工程、资产证券化、影子银行等金融创新提供了基础。有价证券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现实资本的纸质复本”,19世纪下半叶以来金融化的起伏都是围绕着“纸质复本”问题展开的,这可以说是金融系统的第一次秩序重构。这一次金融重构形成了后来的市场主导型与银行主导型两类金融系统,但都是以基于银行的账户结算体系为基础,是一种“中心化”的金融形态。

在区块链及加密数字技术兴起后,形成了基于数字共识机制的链上新型金融形态,代币(TOKEN)成为公链上进行交易的基础媒介。以代币为基础的交易类似于现金交易,点对点直接清算而不依托于中央账户体系,具有“去中心化”的属性。代币化金融交易具有更易进入、更高流动性、更低成本、可编程性等优点,因此发展极为迅猛。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