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復旦學者:對穩定幣的認識,風物長宜放眼量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7月1日晚,復旦大學經濟學院舉辦“穩定幣與國際金融大變局”線上研討會。會上,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楊長江認為,穩定幣近年來迅速“出圈”,既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偏好等偶然因素影響,也體現了全球化與金融化在數字經濟時代共振耦合的必然趨勢。楊長江指出,美國高度重視穩定幣,其背後是出於維持美元霸權的考量。


他認為,穩定幣是代幣化時代貨幣形態演進的階段性成果,雖存在諸多問題,但其貨幣屬性已初具雛形。它實現了三大平衡:一是公權與私權的結合,以法定貨幣為錨、由市場機構發行;二是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融合,在鏈上形成去中心化交易基礎的同時保留發行方控制力;三是鏈上與鏈下的協同,既服務於數字世界,也在現實世界的跨境支付、金融包容等方面展現出廣泛應用。

長江表示,盡管國際清算銀行在其最新報告中對穩定幣提出嚴厲批評,認為其在貨幣基本功能方面不合格,但我們應以更開放、包容的態度看待這一新興事物。他強調,隨著商業銀行逐步參與穩定幣發行,未來將出現科技公司與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與合作格局,也將進一步推動數字金融生態的發展。


關於穩定幣背後的全球化演進問題,楊長江說道,“美國這麼熱心做這件事情,有它的考慮。過去美元以黃金、石油為支撐,未來則可能是數字資產。如果美國控制住了數字世界,那麼美元霸權未來就更有希望延續。”

他還提出,美國推行穩定幣的背後不僅是為美國國債創造了操作性需求,更是一個戰略性想法——企圖構建鏈上以美元為基准的下一個代幣化的全球金融體系。

在談及人民幣國際化時,楊長江建議中國采取“雙軌並行”戰略:一方面加快央行數字貨幣建設,另一方面積極探索人民幣錨定型穩定幣的發展路徑,尤其應在香港、上海等地創造應用場景,主動適應數字金融趨勢。他表示,中國應把握數字金融發展機遇,在監管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點,為人民幣國際化開辟新空間。

以下為楊長江發言實錄(已經發言人審定):

我今天的發言題目是從“貨幣演進與全球化演進的雙重邏輯”角度來理解穩定幣。我對這個問題理解不深,很多思考還沒有把握,只是說出來便於向大家求教。另外今天所說的穩定幣,不特加說明,指的就是法定貨幣抵押型的穩定幣。


穩定幣一下子爆圈了,這當中,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偶然因素,跟特朗普的本人偏好有關,跟他對政治力量的依靠有關,這個網上有很多相關材料。從必然性上講,今天占據穩定幣主體地位的泰達幣( USDT),在2014年就已經創設出來了,十年後大熱,反映了以區塊鏈為載體的新型金融形態快速發展,到了快要爆發的一刻,這背後是金融化與全球化這兩個延續了幾個世紀的發展趨勢,在數字化時代以穩定幣為交叉點形成了耦合與共振,反映了貨幣形態演進的規律,也反映了全球化的新特征。

首先,從貨幣演進的角度來看,對於穩定幣目前的討論,已經從最初的普及型的介紹,進入了穩定幣作為一種貨幣形態是“好得很”還是“糟得很”的論辯。尤其是在國際清算銀行(BIS)剛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對穩定幣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否定,認為從貨幣的單一性、彈性、完整性這三項基本要求來看,它都是不合格的,在未來最多是扮演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


我認為,可能我們的分析,還要多一點耐心,風物長宜放眼量,需要從更長的歷史維度來認識穩定幣作為一種貨幣形態的優劣。

一、穩定幣產生的時代背景:金融系統正在從“紙質復本”走向“數字復本”

穩定幣產生基於金融系統的演進。從金融化的歷史進程看,金融系統可能正面臨著一場新的偉大變革。

金融系統在相當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都是以各種形式的借貸為主體的,以商業銀行為核心的兩級銀行體系至今都是金融系統的基石。而在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出現後,以其份額化、標准化、可流通等優點,開啟了波瀾壯闊的金融新時代,並為後來的金融衍生品、金融工程、資產證券化、影子銀行等金融創新提供了基礎。有價證券就是馬克思所說的“現實資本的紙質復本”,19世紀下半葉以來金融化的起伏都是圍繞著“紙質復本”問題展開的,這可以說是金融系統的第一次秩序重構。這一次金融重構形成了後來的市場主導型與銀行主導型兩類金融系統,但都是以基於銀行的賬戶結算體系為基礎,是一種“中心化”的金融形態。

在區塊鏈及加密數字技術興起後,形成了基於數字共識機制的鏈上新型金融形態,代幣(TOKEN)成為公鏈上進行交易的基礎媒介。以代幣為基礎的交易類似於現金交易,點對點直接清算而不依托於中央賬戶體系,具有“去中心化”的屬性。代幣化金融交易具有更易進入、更高流動性、更低成本、可編程性等優點,因此發展極為迅猛。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