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減輕對中國無人機的依賴 台灣能幫助歐洲?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德國希望未來從台灣購買更多無人機,而非總從中國購買。然而一些經濟和政治障礙正在制約柏林與台北之間的貿易。


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上,中國目前占據主導地位。不過,對於那些希望實現無人機供應多元化的德國企業而言,台灣正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

台灣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本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25年第一季度,德國已經成為台灣制造無人機的第二大進口國。


“我們正試圖(在無人機領域)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德國聯邦國防軍大學情報與安全研究中心(CISS)的研究員傑克遜(Verena Jackson)告訴DW。

北京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一直積極阻止台北與其他國家建立外交和商貿關系。鑒於德國中國經濟合作密切,北京可能會對德國有意轉用台灣制造的無人機及其關鍵零部件感到不滿。

台灣正成為無人機領域的“後起之秀”

德國聯邦國防軍大學的學者傑克遜表示,盡管中國仍占據無人機市場的主導地位,估測約占全球產量的70-80%,但台灣正成為供應鏈中的“後起之秀”。

台灣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 國安研究計劃副組長張纮綸對DW表示,台灣企業正努力做到一切都China-free(與中國撇開幹系),這對於其歐洲合作伙伴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自2022年以來,台灣加大力度發展自主無人機產業,並構建“非紅供應鏈”,即不受中國影響的生產鏈。

這是台北防御北京可能的入侵戰略的一部分。如果發生戰爭,台灣可能會遭遇中國封鎖,無法獲得航運通道。

“因此,我們需要擁有自己的生產各種(無人機)部件的能力,” 張纮綸說道。

歐洲取代美國、成為台灣無人機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根據台灣 “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的報告,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歐洲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台灣無人機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這一轉變發生在中國以擔憂國家安全為由,加強對無人機及其零部件、尤其是具有軍事或軍民兩用功能的無人機的出口管制之際。


不過,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這種轉變更多是西方內部的原因,不滿並警惕中俄親密關系。

歐洲方面正在努力實現國防自主,希望制造自己的武器、無人機”,台灣 “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駐柏林研究員孫如彤告訴DW。

去年12月,歐盟宣布對四家中國公司實施制裁,原因是這些公司“向俄羅斯軍方供應敏感的無人機零部件和微電子元件”。

去年訪問北京期間,時任德國外交部長的貝爾博克警告稱,來自中國工廠的無人機“破壞了歐洲中部的和平”,“損害了我們的核心安全利益”。

德國聯邦國防軍大學情報與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傑克遜還指出,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德國已經意識到“在網絡安全以及無人機領域的中國威脅”。不過她也指出,德國目前仍然“非常依賴中國無人機,不僅依賴整機,也依賴零部件”。


台灣致力於向德國提供“關鍵”零部件

雖然台北希望能構建無人機的“非紅供應鏈”,但是柏林恐怕很難做到這一點。

傑克遜表示,完全切斷與中國聯系是不現實的,尤其是考慮到中國在稀土等原材料方面的主導地位——這些原材料是無人機技術的關鍵組成部分。

德國目前嘗試的是實現軟件、傳感器、芯片等關鍵零部件的供應鏈多元化,畢竟這些領域具有更高的國家安全風險。例如,軟件更新就容易導致數據泄露。

“這基本上是一扇敞開的大門,所有信息都可以從德國流出,然後流向外國情報部門,”傑克遜說。

台灣擁有全球最先進的芯片制造商和強大的信息技術產業,可以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張纮綸表示,盡管台灣企業在德國無人機市場上目前僅占很小份額,但“我們試圖向德國提供的零部件是發動機、芯片這些非常關鍵的零部件,以及我們的系統集成經驗”。

傑克遜指出,雖然德國老牌企業與中國供應商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但如今無人機生產在德國南部地區蓬勃發展,初創企業也越來越願意與台灣合作。

本月初,台灣與在美國德國都有運營的國防科技公司Auterion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開發在烏克蘭經過實戰檢驗的無人機軟件,以幫助加強針對中國軍事威脅的防御能力。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