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大麻合法化: 人類的大麻煩來了,我看到了一個不祥的信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


人類的大麻煩來了,我看到了一個很不祥的信號。

這不是我第一次說這個話題,但這種感覺卻越來越強烈。


熱浪又在襲擊北半球。今天早上看到的新聞,在歐洲,“無聲殺手”已造成9人死亡,一些地方的氣溫超過了45攝氏度。

意大利17個主要城市,包括羅馬、米蘭在內,都發出紅色警報——最嚴重的警報。西班牙等多個地中海國家,禁止人們下午在戶外工作。

昨天有朋友還感歎,巴黎埃菲爾鐵塔都變成斜塔了。我還納悶,這是什麼地方的假新聞。今天早上仔細看報道,原來熱浪導致鋼鐵膨脹,鐵塔短暫向受光一側偏斜了。

出於安全保障,法國一度關閉埃菲爾鐵塔頂層兩天,並設立冷水補給站。

歐洲只有9人死亡嗎?

數據肯定是滯後的。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從6月30日至7月3日,僅短短4天內,歐洲可能出現超過4500起因高溫導致的“超額死亡”病例。

2022年,據統計在歐洲就有61000人因高溫而死亡。

但根據一些專家的估計,實際死亡的人更多,歐洲每年因熱浪可能超過17.5萬人身亡。其中,意大利、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等地最為炎熱。

歐洲這樣,亞洲呢?

反正,印度(专题)每年都有熱浪,每年都有大量死亡。報出來的數據肯定比歐洲低,但大家想一想,歐洲都那麼多人死亡,印度會好到哪裡去?難不成印度人比歐洲人更抗熱。

看到有一篇外媒報道就感歎:印度有望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它正面臨著接近人類生存極限的風險,因為它正遭受更強烈和更頻繁的熱浪。

當然,印度如此,其他國家,從南歐到中東,從南亞到東南亞,到我們居住的東亞,又能好到哪裡去?

別忘了,2024年是人類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以後很多年,我們都會見證新的紀錄。

北半球的北方,是不是會略好一點?


可能是,但也可能更糟糕。

記得前幾年,因為類似的高溫,僅加拿大(专题)不列顛哥倫比亞一個省,短短一周內,至少報告700人意外死亡。高溫引發野火,萊頓鎮被付之一炬。

動物也倒了大霉。在溫哥華附近的基茨拉諾海灘,很多貝類直接在海灘被“烤熟”……密密麻麻。

我們應該知道,在今天的加拿大、北歐、英國等地,很多地方夏天是沒有降溫空調的。

因為那裡天氣一直很涼爽,根本不需要;但現在,老天爺突然變臉了,熱浪襲來,有能力的去避暑,沒能力的呆烤箱,所以,熱死人不稀奇。


從這個角度看,歐洲熱死的人比印度要多,還真有一點道理。盡管印度的數據,說實話,我們真不能太相信。

(二)

“我們的地球,正在試圖向我們發出信號。”去年6月5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這樣發出警告。

什麼信號?

其實就是求救,就是警告。

向我們人類求救,警告我們人類已經失敗。

當天是世界環境日,古特雷斯特意跑到紐約(专题)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表了一次特別演講。

主題,就是全球氣候變暖。

古特雷斯痛心疾首,說:根據2015年的《巴黎協定》,人類制定了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度的目標,但這個目標已經岌岌可危。

“世界氣象組織今天報告說,未來五年中至少有一年,全球年平均氣溫有80%的可能性,會超過1.5度的限制。”古特雷斯說,“我們正在與我們的星球玩俄羅斯輪盤賭!”

之所以選擇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表演講,古特雷斯顯然也是有用意的,因為這座博物館裡,最著名的,就是滅絕的恐龍骨架。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