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十只黑天鹅袭来 中国经济濒临崩盘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鉴于消费支出疲软、全球对中国倾销商品的抵制,以及房地产危机依然存在且看不到曙光,以及美国关税对出口造成的压力,中国经济持续疲软,面临多重困境和挑战。


6月9日,中国5月CPI和PPI数据出炉,显示中国消费通缩已持续第四个月,生产者价格指数跌幅创近两年来最大。两个全国性节日期间的消费增长也未能抵消国内需求疲软的拖累。经济学家表示,中国通缩压力目前看不到尽头。

疫情后中国经济持续疲软,消费者在经历长期房地产市场低迷后更加谨慎,企业也深陷价格战。尽管美中贸易谈判正在展开,但川普关税会减少美国中国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剧中国工业产能过剩,从而加剧价格战。


欧洲独立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Bruegel)的高级研究员艾莉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ía Herrero)撰文,总结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十大挑战。

挑战一:财政空间匮乏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出口需求暴跌之际,中国得以实施大规模刺激计划。然而,这笔巨额刺激也导致公共债务不断膨胀,目前已相当于GDP的100%,与人均收入与中国相近的国家相比,相当高昂。

中国不断增加的公共债务源自于巨额财政赤字,其中也包括地方政府的借贷。通常这些地方债务广泛用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

挑战二:货币政策约束

中共央行(PBoC)虽然仍有降息甚至量化宽松的空间,但现实情况是,无论是由于通货紧缩导致的实际利率居高不下,还是货币投放阻碍重重,货币政策的影响达不到预期。

两大限制因素解释了这种“非自愿”的紧缩现象。首先,人民币相对疲软,使得中共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较小。其次,获利能力本已很差的中资银行将难以承受进一步降息所导致的利润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挑战三:国内需求

中国的生产规模远超过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成长远超GDP增速,而房地产投资则大幅下降。在某些产业,尤其是绿色科技产业,中国企业的投资规模庞大,几乎占全球总投资的90%,例如太阳能板产业。


挑战四:国外需求与地缘政治挑战

中国进口一直停滞不前,这意味着巨大的贸易顺差,对经济成长至关重要。然而,在世界各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制成品出口激增,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的占比已升至18%,这种趋势可能难以维持。

美国已经减少了从中国的进口,加上川普全球性关税的影响,很难相信中国庞大的工业产能还能像过去一样继续依赖国外市场。

挑战五:产能过剩及通货紧缩压力


中国的产能利用率已从2021年的高峰回落,接近疫情期间的水准。另一个问题是生产产品的价格暴跌,这对生产企业的利润率带来下行压力。除非中国能够促进国内消费,否则各国不断加剧的保护主义,将会高筑关税壁垒,进而加剧中国的通货紧缩压力。

挑战六:缺乏政策支持 私人消费持续低迷

一般认为,增加私人消费将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的失衡问题,但这说来容易做来难。中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率持续低迷,尤其是与固定资产投资相比。投资过高,而国内储蓄却更高,显示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缺乏信心。中国仍拥有全球最高的储蓄率。

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进行重大改革,例如加强退休金体系、提供更好的失业救济金和公共医疗。但这些改革都不在中共政府的议程上。

挑战七:房地产业仍在衰退 房价持续下降

长期以来,房地产业一直是中国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占经济成长总量的三分之一,也占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但在2021年,随着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恒大地产爆雷,房地产产业开始出现衰退。此后,房地产对经济成长的贡献一直为负。房价和房地产交易量数年来一直持续下降。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