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韓國: 韓國總統李在明,要派他去見金正恩?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6月4日,就任第21屆韓國總統後,李在明在龍山總統府正式公布了新政府的第一批高級官員提名。李在明競選團隊核心成員金民錫被提名為國務總理;另一位核心成員姜勳植獲任總統秘書室長;競選團隊的外交政策負責人魏聖洛獲任國家安保室長;前陸軍上將黃仁權獲任總統警衛處長。


同時,李在明提名前統一部長官李鍾奭為國家情報院長(以下簡稱“國情院長”),領導韓國最高情報安全機構。在李在明看來,李鍾奭“是能在復雜國際局勢中守護國家利益的合適人選”。

這項提名看似特殊,因為李鍾奭沒有情報工作經驗,過去數十年如一日都在推動朝韓接觸對話。但這正符合國情院長的職位特征:文在寅執政時期的兩任國情院長,就都是朝鮮(专题)事務專家,而且都多次扮演訪問平壤的“特使”角色。


據悉,除李鍾奭之外,還有多位專注朝韓事務的“前特使”,可能在新政府擔任要職。根據李在明的競選政綱,他們首先要推進的工作,包括恢復朝韓軍事熱線,雙方共同停止引起局勢緊張的行為,重啟離散家屬團聚等原有合作機制。

過去20余年,李鍾奭曾參與促成了三次朝韓領導人會晤。不過,考慮到當前的內外形勢,他能否在任內促成第四次朝韓領導人會晤,還很難說。

2018年朝韓領導人會晤前夕,李鍾奭曾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他表示,朝韓“是親兄弟,同時也互為怨恨最深的敵人”,但如果保持接觸,雙方仍能實現諸多突破,“比如南北韓官方之間的交往與互動,離散家屬的團聚,以及經濟領域的交流”。



2018年4月,李鍾奭在朝韓領導人會晤前夕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攝影/本刊記者 吳旭


“在國際場合的談判桌上,你永遠都不可能百分之百信任談判對手,一些懷疑是不可避免的。最重要的是,要構造一種有助於各方做出良好承諾的氛圍和機制。”李鍾奭說。

“特使”型國情院長

現年67歲的李鍾奭,過去近40年職業生涯,可以用兩組詞概括,一是“三次朝韓對話”;二是“進步陣營四朝元老”。


從在成均館大學讀研究生開始,朝鮮就是李鍾奭的研究方向。20世紀90年代,在世宗研究所從事朝鮮研究的他首倡朝韓和解與對話的“統一論”,被視為後來韓國總統金大中提出“陽光政策”的理論基礎。2000年6月,金大中前往平壤參加第一次朝韓領導人會晤時,李鍾奭以總統特別助理的身份隨行。

李鍾奭後來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當時,朝韓雙方還處於敵對關系中,“雙方從敵對關系到關系和解的轉變,我在現場的感觸非常深”。他還說,雖然這次會晤缺乏實質性成果,但他就此感受到“雙方和平共處是大勢所趨”。

盧武鉉出任韓國總統前後,進步陣營經歷了“內部清洗”,原金大中政府參與朝韓接觸的不少人被迫暫時離開政治舞台。但李鍾奭從一開始就追隨盧武鉉的競選活動,為盧武鉉制定了候選人的對外政策主張。2003年,他出任國家安保會議副局長,當時朝野普遍認為這位“副局長”就是盧武鉉政府外交、統一政策的主要決策者。這一年,李鍾奭45歲。

隨著盧武鉉開始籌劃第二次朝韓領導人會晤,李鍾奭於2006年初正式調任統一部長。但是,當年10月,朝鮮進行首次核試驗,韓國保守陣營指責“朝韓合作的錢都被用在核武器開發上”。李鍾奭為此承擔政治責任辭職。但他的前期工作,成為次年朝韓成功進行第二次領導人會晤的關鍵。

2018年,文在寅籌備第三次朝韓領導人會晤時,李鍾奭受邀加入籌備委員會元老顧問團。就此,朝韓迄今為止進行的三次最高層面會談,李鍾奭都以不同身份參與其中。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