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豪華接盤:這些國家向美國學者伸出橄欖枝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面對美國的混亂風波,歐洲研究理事會等頂尖機構推出了令人心動的人才引進計劃。


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制定了鼓勵美國科研人員前往歐洲的激勵政策。來源:Gonzalo Fuentes/AFP via Getty

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专题)的政府繼續對美國科學展開系列措施,全球許多國家正在設法招攬美國的科研人才。


過去幾個月裡,多國政府和機構推出了形形色色的吸引美國科學家的項目——在美國,特朗普政府大幅削減了科研預算,並開始解散科學機構。

歐洲、加拿大(专题)、澳大利亞中國等地推出的政策,從增加資助機會到專為爭取科學家而設立的新項目,不一而足,許多項目資金達數千萬美元(見“不同國家如何吸引科學家”)。這個勢頭引發了一場辯論:對於主力正遭受考驗的全球科研群體來說,最好的支持真的是將美國科學家吸引到海外嗎?其他國家是否能提供美國以往的高水平資助?

“我們應將這些行動看作是在拯救全球科研,而不是在挖人,”歐洲研究理事會(ERC)主席Maria Leptin說。ERC是歐洲的首要科研資助機構。“我將其描述為建造一個避風港。”作為該行動的一部分,ERC將移居歐洲的研究人員可申請的額外“啟動”資金翻番至200萬歐元(220萬美元),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實驗室。這筆錢可用於遷移實驗室或組建研究團隊。

這意味著,ERC如今提供的部分經費可在最長5年的時間裡支取450萬歐元,達到了美國科研獎勵標准。“這顯著擴大了經費規模,”Leptin說,“能很好地激勵大家來歐洲。”

“讓歐洲成為吸鐵石”

申請這筆啟動資金的研究人員可從世界任何地區加入歐盟國家和與歐盟旗艦科學項目“歐洲地平線”(Horizon Europe)相關國家的機構。“所有人都有機會,而且我認為這是正確的做法,”Leptin說,“我們一直想做得更多。”美國的現狀“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我們決定為了這個問題在這個節點上增加經費。”

ERC的這個計劃補充了歐盟委員會5月推出的一個更大的項目——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宣布的“選擇歐洲科研”(Choose Europe for Science)項目投入5億歐元,是最突出的人才吸引項目。“科學在如今世界中的角色受到了質疑,”von der Leyen在巴黎的項目發布會上表示,“我們需要提供適當的激勵措施,”她說,“讓歐洲成為吸引科研人員的吸鐵石。”


其他激勵措施還包括政府領導的項目,以及機構自己為尋求特定學科的研究人員而推出的政策。

不同國家如何吸引科學家

歐洲研究理事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正在新制定更長期、更大規模的“超級經費”,吸引“最頂級”的科學家。

西班牙國家研究處(Spanish State Research Agency)的ATRAE項目旨在吸引國際研究員,今年主要針對來自美國的科學家。“我們對於被選中的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額外提供20萬歐元的經費。”西班牙科學部長Diana Morant告訴《自然》。


荷蘭研究理事會(Dutch Research Council)推出的一項經費吸引全球科學家來荷蘭繼續他們的研究,無論科學家是哪個國籍。

挪威研究理事會(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推出了一個950萬美元的國際科研人員招聘項目。該項目歡迎科學家前來從事氣候、健康、能源和人工智能(AI)方面的研究。

丹麥商會(Danish Chamber of Commerce)提議一個快速通道項目,計劃在今後三年裡將美國200名從事量子技術、機器人學和氣候研究的科研人員引進丹麥。

奧地利擬修訂《大學組織法案》,對於在美國有至少兩年科研或教書經歷的候選人,允許高校在某些情況下跳過公開發布求職信息的要求,為本地大學招募美國研究人員提供便利。“奧地利好比一個安全堡壘,工作條件優越,科研環境自由——這些都是美國日漸稀缺的優勢。”科學部長Eva-Maria Holzleitner向《自然》表示。

巴黎薩克雷大學(Paris-Saclay University)推出了多個支持美國科研人員的刺激計劃,包括博士合同以及受資助的訪問學者。學校還鼓勵他們通過已有項目進行申請,包括其Alembert研究講席計劃和Chateaubriand獎學金,並表示已開放終身教職軌崗位。

巴黎天文台(Paris Observatory)正在計劃一個“特殊項目”,歡迎失去工作或希望去法國工作的美國科研人員。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