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各地地铁涨价 公共服务也要过紧日子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城市轨交的功能是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土地升值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点石成金的金手指。为炒地强行上马轨交,注定是得不偿失的。


继4月15日昆明地铁涨价后,重庆地铁也要涨一波。

对于涨价的原因,重庆也没藏着掖着,听证会公告中讲得很明白: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不断扩大,票款收入与运营成本差距日益加大,运营成本监审报告显示,人次票款收入(不含税,含免费及优惠乘客)占单位运营成本的14.54%,需完善票价机制,增强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俗地讲,就是卖票收入太少,再不涨就不可持续了。数据摆在这儿,有足够的说服力。何况重庆轨交的票价体系是2005年制定的,20年后涨一点也完全可以理解。所以,这次涨价本身并没有多少争议的声音。

城市轨交涨价本身没有争议,但背后折射出的地方财政困境值得深思。

01

地铁售票收入不足以覆盖成本,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轨道交通的常态。真正支撑轨交持续运营的,是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

以2023年为例,公布财报的29城轨交企业中财报显示亏损的仅3家。但是,扣除政府补贴后,仅1家盈利。财政不贴,“人均”亏损。

地方政府对轨交的补贴分两种,一种是补贴运营亏损的经营性补贴,另一种是用于投资建设的投资性补贴。

2023年、2024年,重庆轨交集团获得的财政补贴分别为85.38亿元和43.47亿元。差了足足42亿,就是2024年只有42.91亿的运营补贴,除去其他杂项补贴,投资性的“轨道发展补贴”为0。也就是说,单为了补贴运营亏损,重庆地方财政一年就要拿出40多亿。


由此可见,城市轨交的财务状况和当地财政之间的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视为地方财政的晴雨表。

重庆财政整体还是比较稳的,但地方债压力不容小觑。2023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12258亿元。至2024年底,上升至14425亿元。地方债是越“化”越多了。重庆市一年的公共预算总收入连汤带水也就7000多亿,未来几年的偿债压力可想而知。2024年,全市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2463亿元。后面几年的“紧日子”是要未雨绸缪的。轨道交通既是公共服务支出的大户,又是基础建设投资的“吞金兽”,先把“紧日子”过起来。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图/视频截图)

不过,涨价并不是首选。群众理解归理解,公共服务涨价还是挺扎心的。这种容易引发民怨的敏感点,地方政府不会轻易“开源”。那就先“节流”吧。所以,2024年重庆先把轨道发展补贴“留白”了,先从给轨交基建踩了把刹车。

但是,重庆还有4条规划在建的轨交线,沿线的人口聚居区、大学城、景区、商圈都“嗷嗷待哺”,总不能一直搁着不动。最后还是得靠涨价“开源”。

至于“开源”的效果,只能说是不尽如人意。专业人士的测算结果是,按照重庆目前的客流量,这次涨价后重庆轨交大约能增收11亿元。

虽说和此前一年40多亿的轨道发展补贴比是大幅缩水了,但是有总比没有好。有投资续命,在建项目或不至于烂尾。但是,投资密度下降,工程进度大概率是会受到一些影响的。

总之,既然过“紧日子”,那就意味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要轨道交通线路早日开通,就得喜迎涨价。有那么一点苦涩,但伤害性不大。

02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