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賴清德稱願對等交流 中國:先談好"這"件事再說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賴清德20日發表上任周年演說,重申台灣會繼續強化國防實力、加強與美國關系,面對中國則願以“對等尊嚴”為前提交流合作。跟過去相比,他這次演說對中國較為溫和,但國台辦批評他“惺惺作態”,稱“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協商對話才有基礎”。


台灣總統賴清德周二(5月20日)上任滿一周年。他在總統府發表演說,以“迎風轉型,穩健前行”為題,主軸強調台灣會繼續堅守民主價值。台灣曾經有38年的戒嚴歷史,如今賴清德表示台灣已經是“亞洲民主的燈塔”。

賴清德說:“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台灣人,會放棄民主自由的生活;也沒有任何一位總統,可以背離民主自由的價值。”


近年來,中國經常選在台灣總統發表重要演說時發動軍演。台灣官員此前也警告,北京有可能在賴清德演說采取軍事行動。

賴清德周二被問及兩岸議題時,重申台灣的“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含強化台灣防衛自主、增強經濟韌性、與國際盟友合作等;面對中國,他表示:“只要對等尊嚴,台灣很樂意跟中國進行交流合作。”

賴清德稱,“侵略者才是和平的破壞者”,而台灣是“熱愛和平的國家”且“與人為善”。

賴清德提及近期台灣內部的政治對立,稱“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提議向在野黨主席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希望朝野共同把台灣的利益和國安置於優先。

因應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對各國發起的貿易與關稅戰,賴清德表示,他已提出相關策略,例如提供產業界必要支持。至於台灣美國的關稅談判,賴清德稱目前仍在進行且過程順利,“政府會秉持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等三大原則,站穩台灣的立場”。

在賴清德就職滿一年之際,國民黨籍的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出席一場研討會。據台灣中央社報導,馬英九稱過去一年來台灣內部政治風波不斷,“讓人痛心”;他認為,賴清德此時應該“冷靜下來,停止采取有害台灣的抗中路線”。但他也稱觀察到賴清德近期“釋出解決兩岸僵局的彈性與善意”,應該繼續維持。

中國怎麼回應?


部分分析指,賴清德的就職周年談話更聚焦台灣內政,對中國的發言較不像往年強硬,且主要在提問環節才提及中國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向台灣中央社表示,此舉可能是擔心中國軍演,同時因應賴清德在台灣支持度降低;前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周志懷也形容這是“策略性調整”,但這只是“表面現象”,賴清德整體仍采取“對撞”的兩岸政策整體。

國際危機組織(ICG)資深東北亞分析師楊皓暐哉尦蕶{現賦觶 賴清德演講本身雖強調了維護民主的重要性,但並未直接提及中國威脅,“這顯然經過深思熟慮,避免讓中國很輕易有理由在台灣周圍發動另一輪的大型軍演,並鞏固賴清德向世界傳達的訊息:台灣仍致力於台海兩岸的和平與穩定”。

針對賴清德演說,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0日批評他““台獨”分裂立場和“倚外謀獨”“以武謀獨”錯誤路線,渲染“大陸威脅””,並質疑他說與中國對等交流是“惺惺作態”,企圖在“新兩國論”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對話。陳斌華主張,“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協商對話才有基礎”。


台灣陸委會則呼吁中國,應該“務實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客觀事實,認真傾聽台灣釋出的善意,透過相互尊重、對等尊嚴的互動交流,方有助於台海和平穩定發展”。

賴清德聲望下滑

台灣民意基金會發布賴清德就職周年分析。在“總統聲望”部分,去年5月有58%的台灣民眾贊同賴清德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今年5月則跌到45.7%,是過去一年來最低。

針對賴清德上任以來處理兩岸關系的表現,滿意和不滿意者比例接近,各約占45%;在加強台灣國防能力方面,滿意為53.2%,不滿意36.3%。至於外交表現,滿意與不滿意分別為51.9%和40.7%。

民調也問到民眾是否滿意賴清德“面對中共威脅,確保台灣主權和安全”的表現,滿意與不滿意比例分別是51.8%和40.9%。

法新社周一(19日)發布分析報導指,賴清德的聲望下滑,主因可能涉及台美貿易爭端處理,以及“罷免戰”帶來的反彈。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