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纽约新闻: 纽约陪读一年 心理学"大拿"抑郁大哭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又一年升学季,身边大部分家长都在忙着选学校,但也有些早早变换赛道,直接将小孩送出国,期待异国教育能给孩子带来更多元的可能。


前几天听播客,正好听到作家刘墉的儿子刘轩,在讲自己一家纽约陪读的故事。

去年,刘轩一家带小孩到纽约游玩,玩着玩着,小孩萌生出在纽约读书的想法,一家子于是从中国台北搬到纽约陪读。


小孩倒是适应能力强,愿望得到满足,在纽约读书也很开心。但放弃台北工作,去纽约陪读的妻子Cardin却不快乐了,陌生环境,文化不适应,她时刻感到自己“被卡住在纽约”,日渐低迷找不到方向,低落时还会抑郁大哭。

这个场景很像在看美剧《初来乍到》:Jessica刚到奥兰多也频频崩溃,时常想念她在华盛顿的华人朋友。现实里刘轩的妻子Cardin,也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台北的一切。

跨国陪读可能会遇到的难题

01文化适应问题

刘轩本身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他的妻子Cardin曾是公关领域的职场精英。但就是在这种有很强自我察觉的家庭,跨国陪读依然不可避免带来抑郁和崩溃。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低龄留学和跨国陪读带来的挑战可能还更大。

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辛西亚曾在研究中提出“行为抑制”,指一个人在面对不熟悉的人、物体和事件时,总会表现出退缩和回避的反应。许多陪读家长刚到异地,都会有一段“行为抑制”时期。

去年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3》就刻画了这么一个跨国陪读,陪到怀疑人生的妈妈形象。




《小孩不笨3》里去新加坡留学的母子

电影里胡静饰演的上海妈妈,不惜辞掉本身的财务工作,陪孩子梓豪到新加坡读小学,迎战小升初。但受限于陪读身份,无法在新加坡工作的她,很快又遭遇国内丈夫不满断供,孩子在学校被恶意陷害的危机。加上文化上的差异也时常让她摸不着头脑,本想借着带小孩出国留学,让家庭关系更上一层楼,到后面变成一把辛酸泪。

文化不适应对于Cardin,也是个大问题。

刚到纽约陪读一年,Cardin就遭遇了很多思想和价值观上的冲突。比如她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在旁边等了很久的车位,被别人抢了,对方还能理所当然;


不理解明明自己第一批下飞机,却要因为入境窗口警官换班,在肯尼迪机场白白等两个小时才被允许入境。

“我们在台湾都会考虑不要造成别人的麻烦,但是在美国就是很个人主义,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个人的利益为上。”

02异地家长跟小孩的沟通障碍

陪小孩留学,不止是Cardin遇见问题,刘轩在谈到跟孩子的沟通时,也表示异地之后谈的话就少了很多。

“如果我人在这边,他们会跟我讲很多细节。如果我不在,小孩子也就是晃过镜头前面Hi Dad,问他们How is everything?-Good. How is School? -Normal.”

但是当刘轩跟小孩在一个空间,他们就会分享更多细节,“因为想到什么都会跟你讲。”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