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高山自首: 一只十幾元的烤鴨,是美國無法翻越的高山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牆內自媒體大樹鄉談文章:今晚在外面吃飯,有一道北京烤鴨,這幾乎是迎接來京親朋好友必吃的菜,席間小鎮就說要拿這只烤鴨寫今晚的文章。飯店的烤鴨價格不一,一般怎麼也得百元左右,而很多街邊、菜市場的烤鴨店,一只烤鴨才20多元甚至十幾元,還能給配一套鴨餅蔥絲黃瓜絲蘸料。


這是挺有意思的現象,小小的烤鴨背後是強大的生態體系。

一般用作烤鴨的,白條鴨淨重是2到3斤,就按照兩斤半計算,高效的規模化養殖,鴨子的料肉比大概是1.6到3.5不等,長得最快的小白條鴨料肉比是1.6,也就是1.6斤飼料能長一斤肉。除了飼料,養殖戶還要承擔場地、水電、疫苗、損耗等其他成本,做成烤鴨不僅要計算鴨子的成本,還要計算物流儲運、加工成本、正常利潤等。


把這些都算進去,一套烤鴨才賣不到20元,這實在太奇怪了,就好像商家做慈善似的。

商家當然不會做慈善,僅僅是因為十幾元的烤鴨,出廠批發價實際才2、3元一只,鴨產業發達的地方,甚至還不到2元一只。但一只2斤半,對應至少4斤飼料,這麼低的價格連飼料錢都不夠。

之所以能把價格壓到這麼低,是因為圍繞這一只鴨子建立了一條非常長的產業鏈,形成了非常龐大而又完善的產業循環。每一個環節都在產生利潤,到了最後變成烤鴨,自然就可以十幾元一整套了。

這類烤鴨用的鴨子,飼養的主要目的是獲得鴨絨。取得鴨絨後,剩下的白條鴨還要進行進一步精細處理,要摘出鴨舌、鴨脖、鴨肝、鴨心、鴨腸甚至是鴨血,這些都能賣出比鴨肉更高的價格,需求量非常大,最後剩下的白條鴨賣個兩三塊錢就夠了,可謂“買櫝還珠”。



這就是中國制造的高山,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企及。要麼本土市場不夠大、內部過於分裂形不成統一大市場,要麼技術不足、產業欠缺形不成完整產業鏈,再要麼歷史太短沒有非常多元的飲食文化等,總之種種原因疊加,就導致全球任何國家都達不到中國物盡其用的水平,這就決定了全球任何國家的制造業都不可能達到中國的效率。


制造業一看高、二看廣,高是技術先進程度,廣則體現在規模和效率,前者很光鮮,但後者才是根本。因為只要一個市場足夠大、競爭足夠激烈,為了取得競爭的勝利,一定會催生技術、模式不斷創新,這就是制造一線才是創新源泉的道理,這一進程只要不被打斷,一定會最終突破到先進、高端領域。

類似一只烤鴨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中美貿易戰,最受影響的是美國農產品和能源產品,比如大豆、玉米等,但這還需要時間,目前“最絕望”的其實是雞爪這類商品。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雞爪消費國,小鎮愛人就特別喜歡吃雞爪,美國養殖業非常發達,雞肉消費很高,但美國人基本不吃雞爪,於是美國養雞戶長期依賴向中國出口雞爪獲利,但隨著關稅不斷疊加,美國雞爪已經失去市場競爭力,何況還有禽流感的沖擊。

雞爪這類副產品,只要能賣出去,對養殖戶來說是純粹的利潤,雞爪滯銷導致每只雞的利潤大幅縮水,疊加持續蔓延的禽流感美國養殖戶壓力非常大。當年美國為了向中國出口雞爪,費了很大功夫,現在一朝盡毀。

類似只能向中國出口的雞爪、十幾元的烤鴨等產品還有很多。

比如甘蔗,榨糖之後的甘蔗渣處理起來很麻煩,但是在廣西就直接把甘蔗渣以及甘蔗葉等用作生物質發電燃料,廣西正在建設全國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和生物質發電項目,變廢為寶。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