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離開幾年再看國內,普通人最應重視哪些資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我的知識星球裡,有朋友提問,普通人在當下這種情況下,什麼算優質資產,什麼樣的資產最能保值。其實這個問題我也一直有思考,幹脆就此寫篇文章,既是回應朋友的問題,也算是個人思考的整理。


這些觀點,肯定不會全對,歡迎討論和拍磚。

過去,有幾套房、有點理財、幾只基金,大家普遍認為就差不多了。但這幾年發生的變化,大家看到了,房子賣不動了,理財虧了,基金被套,存款也跑不過通脹。大家普遍焦慮,怎樣才能保值和對沖風險呢?


傳統資產開始掉隊。房產是最典型的例子。很多人漸漸意識到,房子並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哪裡都有價值。真正還具備支撐能力的,是那極少數人口淨流入城市的核心地段,尤其是老學區房,或者配套成熟、流動性仍然在線的市中心房產。這類房子雖然漲不動了,但仍然能扛,真需要用的時候,還有市場認。比如北京東城西城學區上海徐匯靜安老破小學區,或深圳南山、廣州越秀天河等核心地段。其價值來自於人口結構穩定、教育資源稀缺、配套成熟。

工作也是一類資產,尤其是那種穩定、抗周期的職業,比如體制內崗位、國企、事業單位,或者自由職業中現金流持續性強的類別。縣區基層公務員、公立教師、編制醫生等崗位雖然看似普通,但是抗風險能力最強的中產構成。此外,出租型資產、營運中小微企業、可持續接單的自由職業,也是屬於抗波動型的現金流資產,優於不確定收益的高風險產品。

股市方面雖然整體表現低迷,但仍有一些行業屬於結構性例外,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和工業機器人這幾個方向。中國制造雖然被看低已久,但事實是,在不少細分領域依然具備國際競爭力。比如電驅、電控、電池、工業母機、數控系統這些產業鏈環節,仍由中國企業主導。部分企業財務穩健,訂單穩定,跌出了估值空間,反而更接近價值中樞。

從更大的時間維度來看,過去十年,中國在大國重器和具備國際競爭能力的方向上投入非常多,航空航天、芯片、自主工業軟件、機器人、量子技術等,都在不斷突破。這些方向之所以能持續推進,本質上與體制選擇密切相關。我在海外生活已有三年,越來越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西方社會,尤其是美國和加拿大(专题)這類民主制度下的國家,往往受限於文化結構、行政效率、利益平衡機制,很難真正集中資源搞長期、高強度投入的產業建設。政策推動一項技術,可能中途就被換屆、預算、利益集團掐斷。

中國是典型的舉國體制,一旦國家層面定下方向,資金、人才、上下游產業鏈都能壓到一塊上。這種動員能力不是常態國家可以復制的。在部分高技術領域,比如新能源制造、儲能設備、電動汽車零部件、部分AI應用、光模塊與工業機器人,中國企業已經具備一騎絕塵的競爭力,甚至正在拉大與歐美同行的差距。

這些領域確實能給國家長臉,也確實代表了中國的硬實力。但它們是否能實質惠及普通人,從過去十年經驗來看,答案比較現實。參與其中的公司、技術人員、供應鏈上下游當然受益,但大多數人並沒有直接獲得分紅。大模型的融資熱、自動駕駛的政策試點、電池產業的爆發,對一線城市裡的小家庭、中部城市裡的打工人、三四線的退休儲戶來說,幾乎沒有影響。這是中國發展方式中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特征,未來大概率還會延續。


投資角度看,這種結構反而提供了一個清晰的線索。如果已經知道國家會繼續在這類方向上傾斜資源,那在股市裡尋找那些真正做得深、做得專、財報穩定、有產業縱深的公司,是值得長期跟蹤的策略。尤其是在AI、機器人、高端制造這些板塊裡,存在一些資產質量不錯、業務方向明確、產品能力在全球都有領先性的企業,它們可能是為數不多能穿越國內經濟周期的機會。

多看看高層的講話,新聞聯播和人民日報上都有報道,看看哪些領域是他們經常講的。

當然,以上提到的這些板塊裡也有大量泡沫和講故事的企業,普通人做投資不能只靠概念,要看現金流、研發投入、核心技術占比、客戶結構。這部分雖然有起伏,但整體上比炒題材的題材股,更接近正常投資邏輯。能看得懂的,就選幾家財務和業務穩定的龍頭,長期持有;看不懂的,不碰就是最好的風控。

除了看得見的東西,還有一些被低估的軟資產,比如學歷和技能。雖然社會上對學歷貶值討論很多,但實話說,在大盤變差的時候,優質學歷依舊能給人更多機會。如果清北或華五的這些學校的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或混得很差,那就是覆巢之危機,再討論什麼都沒價值。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