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深度調查:打擊緬甸電詐之後,中國人在這何去何從?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在湄索遇到的每一個人,在得知我是中國人後,幾乎都會用並不熟練卻異常清晰的普通話吐出他們知道的唯一一個中文詞語 ——“詐騙”。

湄索,這個與緬甸妙瓦底僅一河之隔的泰國邊境城市,所有緬東電信詐騙從業者的必經之地,因為商業片《孤注一擲》和演員王星被人口販賣到妙瓦底詐騙園區,兩次成為中文互聯網最風口浪尖的話題。


今年2月下旬,中泰緬三國在泰緬邊境開展聯合行動,是緬東詐騙產業自2023年底以來的力度最強的一次清掃。湄索正經歷由此引發的一連串連鎖反應,成為供我們一窺電詐生態變化的窗口。

3月初,在王星事件的兩個月後,我和朋友為記錄邊境緬甸難民學童的故事來到湄索,機緣巧合之下,見到並對話了剛剛逃回的人口販運受害者、疑似電詐園區管理層、為園區和緬甸民族武裝供貨的邊境商人、解救受害者的在地組織,和很多在這裡生活的際遇行業各不相同的普通人。

我們的所見所聞只是冰山一角,但或許也可以拼湊出一幅粗糙的圖景——泰緬邊境的電詐產業面臨的又一輪清剿、壓制,和在這一過程中,園區的預備、博弈、轉型、甚至轉移。以及這一切對湄索意味著什麼。

消失的中國

3月7日,我從曼谷出發,乘坐每天一班的飛機前往湄索,航程只需50分鍾,和飛清邁差不多,價格卻是後者的四五倍。這一架次的飛機由於常年坐滿了在湄索中轉,要前往妙瓦底的人,被當地人戲稱為“電詐專機”。


正值王星事件引發的“東南亞恐慌”和新一輪的電詐清掃,這架客載量180人上下的小型客機如今僅售出了不到五分之一的座位,加上我也只有三四個中國人。

湄索機場的到達大廳有一家叫“YATAI INTERNATIONAL”的茶葉店,據正面連接報道,它曾是泰緬邊境最大的電詐園區“亞太城”開的,專門用來接待從曼谷飛來的電詐公司老板們,供其喝茶歇腳,如今陳設、商品已經全部被搬空。一同消失的還有大廳裡的其他門面,燈牌都被拆下來倚靠在一旁,保持營業狀態的只有一個航空公司櫃台,一個連鎖便利店,一個臨時邊境檢查台和旁邊站著的一群泰國警察。


看到我的中國護照,檢查點的警察如臨大敵,從懷裡掏出手機拍照留底我的護照、泰國的長期簽證、工作證、租房合同、TM30(泰國長期居留外國人向移民局報道的手續),並在填表過程中反復確認,“你知道這裡的情況嗎?就是詐騙。”“你確定不去緬甸嗎?真的確定不去?”

大廳裡擺了幾排中泰雙語的紅黃藍配色警示牌,零星幾個在邊角上標注了英文翻譯,“請勿輕信境外高薪招聘信息,請勿非法偷渡”,“緬甸邊境沿線只有損失,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浪費自由,危險生命”。

我經常能在泰國媒體上看到有疑似人口販運受害者的中國游客在湄索機場被遣返的報道,甚至僅提及目的地是湄索,就會上海關的特別觀察名單,影響下次入境。

從常規陸路進城也幾乎是不現實的。我的朋友從清邁出發的大巴來被湄索城郊檢查站卡住,作為全車唯一的中國人,他被喊下車,要求必須有湄索本地人前往檢查站擔保,否則只能原路遣返。在警車裡睡了一晚後,邊境難民學校的社工蓬帶著一疊機構資質和身份文件來證明他的訪問目的,才把他帶出來。

作為朋友在湄索行動的實名擔保人,蓬反復要求我們承諾不過河,遠離國境線的叢林。我理解他的顧慮,就像邊檢警察拒絕朋友進城的理由,“我見過太多中國人,如果我現在讓你進入這座城市,你今晚就會消失在河邊。”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7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9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