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這只是一種幻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最近,“中國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說法頻頻出現在很多自媒體當中。


我看了一下,持這個觀點的作者總是列舉各種宏大的數據,比如中國每年銷售數以億計的家電、手機、汽車,或者電商消費節日中創下的驚人交易總額,試圖證明中國在全球消費市場中獨一無二。

他們的進一步邏輯是,中國在貿易上可以不依賴全球市場,以及美國人也沒有吹的那麼有錢。


然而,這只是一種“總量幻覺”。

我可以舉一個例子,中國GDP總量達到美國的65%,給人感覺很厲害。但當年日本經濟巔峰時期,日本作為只有中國一個省的面積和人口體量,它的GDP總量其實也達到了美國的65%,人均GDP更是超過美國中國只有美國的6分之1)。

如果進一步深入分析“消費市場”的真正含義,就會發現“中國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這個說法其實存在明顯誤導。



首先,不要混淆“消費量”與“消費力”。

中國確實是一個人口大國,在許多消費品類中,銷售數量居全球前列。比如,中國每年售出數千萬台冰箱、空調、手機,在電動汽車市場也已進入全球前列。

但這些“量”本質上是人口規模帶來的結果,而不是“人均消費力”的體現。


消費市場的真正衡量標准,不是“賣出多少台冰箱”,而是“每個人願意、能夠為消費支付多少錢”。

美國人口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但美國消費者的平均購買力遠超中國。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23年美國人均消費支出為約31,000美元,而中國的人均消費支出只有約4,700美元,差距達到6倍多(數據來源:CEIC)。

換句話說,美國的中產階級可以買下兩三輛車、定期旅行、購買高品質醫療和教育服務,而中國許多家庭還在精打細算基本生活開支。

從消費“質量”和“深度”來看,中國仍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其次,“總量大”並不等於“市場強”。

有人可能會說:就算人均低,但中國市場總量大啊。這是一個常見的邏輯陷阱。

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國際品牌或高附加值產業來說,他們關心的是“願意為價值買單的客戶密度”。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高端品牌首選美國日本歐洲,而不是中國。蘋果、特斯拉、LV、Gucci等公司的財報都顯示:它們在中國的銷量增長遠不如在歐美市場的利潤率高。

下圖為蘋果公司利潤來源: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