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人大量定居日本是歷史上首次出現的現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人現在拼命想送孩子進東京大學,造成文京區房價飆漲,老居民吃不消,圖為東大象徵的安田講堂,曾為全共斗等學生占領之處。???圖:劉黎兒/攝

美國似乎對中國施加了過多的壓力。自2000年代以來,中國依靠西方的資金(貿易順差和直接投資)和技術而快速成長。而現在,美國正試圖關閉這兩個來源,因此習近平政權所感受到的危機感非比尋常。去年,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驟減至45億美元,較前一年大減了九成。戰前的日本美國步步進逼,而認為“再這樣下去,就只會慢慢走向衰敗。要打就只能趁現在”,結果在沒有勝算的情況下,日本發動了偷襲珍珠港,而最後在實質上毀了整個國家而走向亡國。


中國人很冷靜(也很現實),因此應該不會輕易攻打台灣。因為他們明白,一旦失敗,就等於“亡國”——不只是習近平政權,甚至可能導致整個共產黨統治的瓦解。

即便如此,當中國陷入危機時,政權的根基就像面對海嘯的岸邊沙土一般,不斷地被沖刷流失。也就是說,首先那些擁有地位和金錢的人對於國家失去希望,開始外流出到國外。

中國人的出走潮,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像是明朝被異民族的清朝取代時,明朝的菁英階層與商人們便遷移(或說是流亡)到了東南亞;而在鴉片戰爭後的動蕩期,沿海地區的貧困民眾大量被賣到美國東南亞,成為底層勞工(苦力)。


在1980年代的改革開放時期,積累財富的人通常會先將子女送往海外留學以建立立足點,隨後自己也悄悄地移居海外。由於這個緣故,現在僅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就有超過300萬名定居的華裔居民,其中約有一半被推測是從中國本土移居過去的。

自古以來,日本也有許多為了逃避動亂而移居的中國人。自稱是秦始皇後裔的秦氏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家族的首領秦河勝曾是聖德太子的親信,與蘇我氏聯姻,甚至在稻荷神社都留下了他們的痕跡。到了清朝末年,大批中國留學生聚集在東京神保町一帶,致力於用漢字來學習歐洲的科學與學問”。而在這當中也包括了後來成為中國總理的周恩來,以及被認為是現代中國革命先行者(國民黨稱其為國父)的孫文。孫文曾經出入日本,並從一群志同道合的日本人那裡獲得大量的資金與武器支援。在日本於1915年向中國提出“對華二十一條要求”逼迫中國轉讓權益時,許多中國留學生憤而返國,投身於抗日運動之中。


目前,於新冠疫情之後,居住在日本中國人在人口數量上就激增,從2003年的46萬人到2023年的89萬人,幾乎翻倍。由於中國地產市場崩盤,以及近年來日圓貶值,中國人購買日本地產的案子也迅速增加。美國中國專家章家敦說中國正出現《政權末期徵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經濟與社會進一步惡化,可能會有更多業者斡旋中國人前往日本,而缺乏資金與技能的中國人可能會乘坐破舊的漁船大量“漂流”至日本,這種可能性是可以想像的。

中國人大量定居於日本日本歷史上首次的現象。

中國是一個以政治為主導的國家,由於沒有辦法建立一個由人民控制的國家,所以政治始終成為迫害人民的老虎,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老百姓就只能選擇逃亡一途。台灣有許多人的祖先是來自唐山的移民,但是台灣人用自己的力量建立了自己可以控制的國家,這使台灣人不用再逃亡至國外,在台美斷交時,許多台灣人(尤其是當時的不少外省人)逃到美國,而今日,盡管中國不斷武嚇台灣,但台灣人所表現出來的正是保護自己的決心。這個現象或許會帶給中國人醒思:中國人何時才可以打破四千年來難以切斷而不斷發生的惡性循環?

作者:張正修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73 秒